6月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命名第十一批(2022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告。義烏榜上有名,獲評國家節水型城市。
(相關資料圖)
義烏開啟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之路;
022021年義烏被評為“浙江省節水型城市”;
032022年義烏順利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資料申報及材料審核,同年成為首批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
04今年3月義烏迎來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現場考評。
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義烏規劃先行、真抓實干。成立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科學編制《義烏市城市節水規劃》《義烏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義烏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等8個水資源節水規劃,并圍繞社會水循環供水、用水、再生利用“三個環節”出臺了41項制度,形成覆蓋社會水循環全過程、兩手發力的政策體系。
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義烏從根源入手,全域推進分質供水。從2014年義烏啟動分質供水工程建設,到2019年全面謀劃實施全域分質供水,義烏用5年的時間打開了“開源與節流齊步走”的節水新局面,成為浙江省率先全域推進分質供水的縣市。截至目前,義烏已建成稠江工業水廠、 義駕山生態水廠、蘇福工業水廠、武德凈水廠等分質水廠,同時堅持“主干支結合”,全域建設中水管網120公里,4個工業區、5家醫院、9個市場、13個學校、主城區市政用水已基本實現分質供水,供水能力達到12萬噸/日,占現狀供水能力的16.2%,年節水量達到2000萬噸。
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義烏各領域齊發力。
工業節水蔚然成風:投資2000萬元,對華川、浪莎等64家印染、造紙企業進行節水設施改造,實現高耗水企業中水回用設施建設全覆蓋,年節水量達1380萬方;積極引導企業、市場推行雨水利用和中水利用,優化水資源配置,先后建成了國際商貿城大型雨水收集利用項目、愛旭中水利用、義華電鍍再生水利用、依琳飾品再生水利用等一大批節水和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可節水500萬方。
農業節水扎實推進: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旱糧種植,推行薄露灌溉和水肥一體化新技術,節約農業用水;投資6000萬元,完成6個中型灌區150公里渠道防滲改造,推廣噴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萬余畝,建成了森山石斛大型噴灌項目、秀禾生態農業噴滴灌項目、佳誠生物噴灌項目、大陳獼猴桃噴滴灌項目等一大批農業高效節水項目;建立農業水價改革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制度,完成全市27.12萬畝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年節水量達到560萬方,改革工作獲評省級優秀。
城鄉節水全力以赴:十三五期間,投資2.4億元,完成城鎮供水管網改造80公里;投資5.5億元,完成302個農村平面管網改造,完成25個老舊小區“一戶一表”改造15000戶;2020年起,大力推進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市財政補助70%,現已完成45個小區的二次供水改造工作;推廣普及節水器具,2019年起,市財政出資,共改造非節水型水龍頭、馬桶共計2800余套。城鎮管網漏損率從12%降至3.72%,年節水量達到725萬方。
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義烏狠抓節水載體創建。近年共創建省級節水載體138家,其中節水標桿14家,節水型企業42家,節水型單位33家,節水型小區47家,節水型灌區2家,全市涌現出了雙童、萬達嘉華、篁園市場、荷塘月色居民小區等一大批“企業節水典型”“單位節水典范”“市場節水楷模”和“生活小區節水標桿”。
建設國家節水型城市以來,義烏這些數字成績“斐然”。義烏用水效率逐年提高,2022年,萬元GDP用水量降至15.65立方米,位居南方地區前列,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覆蓋率分別達到20.14%、16.10%、21.31%;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為25.24%;供水管網漏損率(修正后)下降到3.72%。節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在浙江省率先推進全域分質供水,規劃置換、節約優質水資源1億噸以上,占現狀全市用水總量的56%,占遠期用水總量的30%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