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連日來,市文明辦組織人員隨機抽查了相關點位81個,重點檢查了醫院食堂、鎮街食堂、機關食堂、學校食堂等場所,營造勤儉節約的社會氛圍、培育文明就餐好習慣,推進制止餐飲浪費行動。
在檢查中,督查人員發現,我市各大校園內“文明就餐”氛圍十分濃厚。無論是在宣傳欄、食堂門口,還是餐桌一角,“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光盤行動我先行”等宣傳畫和提示牌隨處可見。但在國際商貿學校等一些校園內,還存在主食浪費、垃圾桶設置不規范等問題。
6月2日中午12點,在國際商貿學校學生食堂里,整齊地坐滿了就餐的學生。不一會,就有學生陸續端著餐盤走到垃圾桶邊,進行餐盤回收。督查人員在現場看到,裝剩飯剩菜的大號綠色垃圾桶內,米飯、青椒肉絲、胡蘿卜、海帶絲等殘羹冷炙混雜著,已經堆得像小山一般。
其中,一個女生端著餐盤過來時,督查人員發現她幾乎沒吃幾口,便詢問為何剩下這么多飯菜。“天氣熱起來,胃口不好,這些菜也不是我愛吃的。”女學生邊回答邊直接往垃圾桶傾倒剩飯剩菜。跟隨在她身后的一連幾個學生,餐盤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剩飯剩菜。
“如果胃口不好,那就少裝點飯菜。像這樣吃不完就倒掉,是浪費糧食的可恥行為……”在督查人員的教育和勸導下,學生們表示以后會堅持光盤,不再浪費糧食。
無獨有偶,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二樓的學生食堂內,浪費主食的情況也不鮮見。督查人員在餐具回收窗口“蹲點”了十多分鐘,就有7名女大學生餐盤內存在不同程度的主食浪費情況,究其原因,多數為“不合胃口”“不好吃”等原由。
此外,督查組還發現,赤岸初級中學食堂存在清運臺賬長時間未登記的情況;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義烏校區)食堂內,就餐桌上缺乏“文明餐桌溫馨提示”內容;五愛小學食堂后廚使用了非正規垃圾桶。而大成中學的食堂內,不但存在餐飲浪費現象,學生餐廳后廚垃圾桶標識錯誤,可回收垃圾桶未設立,教工餐廳后廚沒有易腐垃圾桶等問題。
“對在督查中發現的餐飲浪費等問題,已于6月8日在《關于制止餐飲浪費和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督查情況的通報》中進行了通報。”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對存在問題的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整改,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豐富食堂的菜品,并抓好管理教育,堅決杜絕餐飲浪費等不文明現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