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997年2月27日,《義烏日報》上刊登了一則《尋人啟事》:陳麗英,女,5歲,于2月20日下午在火車站廣場走失……2023年6月15日上午,這個走失了26年的姑娘終于回來了。
張榮領到了鑒定報告
“多虧義烏愛心公社志愿者的幫助,還有廣大愛心市民的轉發,圓了我多年來的夢想,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根。”張榮(原名陳麗英)哽咽著向大家表示感謝。
在愛人馮寶祥的支持下,張榮通過各種途徑尋親尋了7年。直到今年5月,張榮通過祖源分析,確定自己的家鄉就在義烏。在朋友的介紹下,張榮聯系上了義烏本地公益組織愛心公社。
與張榮對接的志愿者正是有著多年尋親經驗的志愿者趙云峰。“我們把采樣袋寄給了遠在安徽的張榮,并將她的采樣信息交給相關鑒定機構,但都沒有匹配上的信息。”趙云峰告訴記者,“雖然沒有結果,但我們還是想通過各種方法幫這個姑娘找到家。”
別看張榮走失的時候只有5歲,但她已經記得不少關于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在火車站附近,開飯店,爸爸是廚師,有一輛摩托車,邊上還有診所……于是,趙云峰讓張榮錄制一段視頻,并通過愛心公社公眾號進行發布,得到了廣大愛心市民的轉發,閱讀量超過了31萬次。6月5日晚發布的視頻,當天就接到了4名熱心市民提供的線索。“當時打電話來的市民提供的線索基本吻合,我們也通過各方渠道聯系上了父母,并于6月6日上午安排志愿者上門采樣,第一時間送往鑒定機構,與張榮的樣本進行親權比對。當天下午4時許,鑒定機構給出鑒定報告,張榮的父母找到了!”趙云峰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他說,“從視頻發布到確定結果,不到一天時間,我們就幫這個姑娘找到了家!”
6月15日,在愛心公社的對接下,張榮回到了義烏的老家——佛堂鎮鐘村。“姐姐回來了!”張榮的弟弟陳皓興奮地大喊著,仿佛想告訴村里的每一個人,自己的親人回家了。為了歡迎張榮回家,家里的長輩們還為她準備了一場歡迎儀式,尤其是張榮的爸爸陳福良特別高興。說起女兒走失的那幾年時間,陳福良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我們想盡辦法找她,發動了親朋好友幫忙,不僅在報紙上刊發尋人啟事,還跑到上饒、杭州等地的收容所找,每次都無功而返。后來因為家庭變故,我們才放棄了尋找。這么多年了,我的女兒終于回來了!”
如今的張榮和愛人馮寶祥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經營著一家飯店,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她說:“這次因為上學,兩個孩子都沒能過來。下次我會帶著他們一起回來,讓他們見一見家里的長輩們。”
據悉,張榮是“為愛尋親 歡迎回家”公益尋親項目開展以來,最快速找到家人的“幸運兒”,義烏愛心公社公益協會名譽會長劉世玉還為此次活動捐贈了2萬元。作為尋親活動的“主力軍”,自2018年開展尋親活動以來,義烏愛心公社已幫助近200個家庭團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