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日前,義烏尚凌照明電器商行負責人凌守圣向記者展示了一條收款信息。這筆貨款從境外買家打款到收到款項,只用了不到8小時,創下了凌守圣從事10多年外貿生意的最快收款紀錄。這么快的速度源于義烏自己使用的支付平臺——“義支付”(英文名:Yiwu Pay)。
“世界超市”義烏,有市場主體97萬家,上下游生態圈企業達210萬家,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國家和地區達176個,但貨銷全球的同時也為一個問題所困擾:如何把錢收回來?
今年2月20日,Yiwu Pay作為跨境支付領域的“新秀”正式亮相,嘗試破題。截至目前,Yiwu Pay支持的主流幣種收款已達20種。在全省強力推進發展、改革、開放三個“一號工程”之年,義烏入局跨境支付有何深意?加碼構建自身的跨境支付系統,“世界超市”能否解決國際貿易痛點?在全國支付牌照收緊、行業整合加速的當下,這一平臺又是怎樣一匹“黑馬”?
(資料圖片)
Yiwu Pay亮相2023電商博覽會,展臺前咨詢洽談的人絡繹不絕。
國際貿易形勢多變 收回貨款是關鍵
故事要從義烏市場上的一個慣例講起。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買賣雙方都安心。”義烏市科凈清潔用品廠負責人許小菊告訴記者,當地的外貿訂單,一般要求買家在貨物裝柜前把全款打給商戶,商戶收到后才裝柜發貨。這樣做,本意是為了減少收款風險。
但國際貿易形勢多變,新舊風險也如影隨形。
前不久,許小菊好不容易接到一筆大單,買家也及時打款。她興沖沖去銀行提錢,卻被告知因她的企業沒有進出口權限無法實現“公對公”結算。貨款被原路退還給買家,買家又換了一家銀行打款,還是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這次的客戶是一家大公司,要求‘公對公’結算。不像有些外商是個體經營戶,走個人賬戶也行。但注冊成立一家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對我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
許小菊的焦慮,也是全省乃至全國外貿行業正在面臨的難題。
傳統的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轉口貿易等外貿方式,要求商戶有專門的權限資質。但現實中,義烏很多商戶做的是“單小、貨雜、品種多”的小生意,自身不具備外貿能力但有很強的外貿需求。十年前,國家給義烏量身定制了“市場采購貿易”模式,允許企業和商戶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這類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采購,參與外貿出口。2022年,義烏高達74%的進出口業務都采用這一模式。目前,它的試點也已擴圍到浙江海寧皮革城、江蘇常熟服裝城、河北白溝箱包市場等國內知名專業市場。
近年來,在“市場采購貿易”模式解決了沒有進出口權限問題之后,外貿資金收付不暢這一短板,隨著貿易量快速增長進一步凸顯。
義支付吉祥物、IP形象:垚垚
苦“凍卡”久矣 安全的收款渠道很重要
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二樓,做時尚飾品的旭平首飾店面內,很多國內外客商在挑選貨品。這家企業現在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Yiwu Pay讓我們基本不用再擔心被‘凍卡’。”旭平首飾義烏區塊負責人蔡洪霞說。
蔡洪霞這句話透露了Yiwu Pay一大特點:開展對外貿易首要解決的是“錢收不回來”這個難題,相比于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Yiwu Pay關鍵性的作用在于平息“凍卡風波”。
義烏的外貿經營戶們印象深刻,“凍卡”大概開始于2019年,在2021年尤為集中。“今年4月份,我的銀行卡被臨時凍結3次。”國際商貿城二區經營戶唐明琦跟記者大倒苦水。
申請解凍,商戶得出具合法經營的證據,但有些個體經營戶或小微企業可能并未足夠重視單據、合同等資料的保存。哪怕單據齊全,解凍時間也無法預料。一名采訪對象說,自己公司最長的一次從申請到解凍長達3年。
“凍卡風波”暴露了商戶們在貨款收取過程中存在合規審查缺失等問題,這也是“錢收不回來”的主要癥結所在。商戶們坦言,貨款都是買家自己找渠道打到賣家賬上,賣家也不清楚買家用的是什么賬戶,萬一涉嫌電信詐騙,就會直接影響到收款方賬戶。
唐明琦說,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完整的合規制度與流程,嚴格踐行客戶準入與交易合規性審核,“比如,可以向交易對象索要資金流水,同時要注意查看對方的賬戶是否為新賬戶、資金有沒有在賬戶內過夜等。”
“一般情況下,不僅是商戶缺少這種習慣,相關機構、平臺亦是如此,除非監管機構特殊規定,很少會涉及交易還原。”商城集團旗下Yiwu Pay公司業務負責人張雯晶介紹,Yiwu Pay強化了還原申報,同時會開展“盡調”,即請交易雙方提供貿易相關單據,并利用“實地+管理調查”等舉措,對貿易真實性等情況進行調查,確保收款賬戶的安全。
作為國資全資控股的本土企業,Yiwu Pay對義烏企業“知根知底”這一優勢也得以凸顯。采訪中就有商戶說,自己同時在用一些第三方收款平臺,也擔心會不會不合規,“畢竟他們不在本地,好多還是海外機構,就怕萬一資金出了問題很難解決。”
加入“盡調”環節后,到賬時間會不會變長?恰恰相反。
以許小菊為例,她的這一筆款項,從買家第三次打款到貨款到賬,前后用了不到8小時。“當時距離貨物裝柜還有不到16小時,我感覺按照以前的速度是怎么也到不了賬了,但沒想到就是收到了。”許小菊說。
目前,除因經營戶提交單據不全等特殊情況,Yiwu Pay基本能實現當天到賬。
張雯晶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快速到賬,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有審核的時限要求,材料齊全需在2小時內完成;另一方面得益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這一強大的清算網絡,以及人民幣在國際上越來越受歡迎,“以前外貿結算要把外匯先換成美元再結算,現在不少客戶用離岸人民幣直接結算,除了少了一個環節之外,還降低了匯損,當然就更快更經濟了。”
義特物流有限公司最近有一筆來自沙特的貨款,到賬用了不到6個小時。公司負責人徐國凱說:“公司平時也有幫經營戶給工廠墊付貨款的業務,尤其近3年需求特別大,每年墊付額度在3000萬元左右,公司財務成本、現金流壓力不小,但有了Yiwu Pay,公司每年墊付資金估計可以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Yiwu Pay工作人員向客商介紹收款業務。
商戶任小玲展示開通的Yiwu Pay多幣種收款賬戶。
擴大收款幣種 護航義烏“買賣全球”
“去年,義烏市進出口總值達4788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長的同時,‘小而散’的特點更加明顯。”商城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著義烏的經營主體幾乎要收取來自全球的貨幣。2022年,與義烏有跨境人民幣結算的國家地區就達到176個,累計辦理結算金額565.39億元,同比增長56.23%。對義烏商戶而言,美元、歐元、日元屬于“常客”,印尼盾、阿聯酋的迪拉姆、南非的蘭特等也不陌生。
“幣種越多,對支付體系的要求就越高。”這位負責人說。目前,世界普遍認可的法定貨幣有180多種,但跨境支付渠道支持的僅有10多種主流幣種。特別是非洲、中東、拉美等外貿潛力較大的地區,客戶有貿易需求,但缺乏外幣兌換渠道或缺少外幣額度,而他們使用的本地小幣種又很難跨境使用。
義烏一家紡織品外貿公司的負責人說,該企業每年出口到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的紡織品約達2000萬美元。但當地很多客戶一沒人民幣二沒美元,只能用本地貨幣奈拉付款。由于尼日利亞外匯管制限制較多,中方企業需想方設法找渠道換成人民幣,手續費、匯損乃至時間成本都很高。
“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幣種收款的種類,護航‘買賣全球’。”張雯晶說。
支付系統不僅是專業市場全球貿易鏈的重要一環,也是交易鏈路的重要閉環。現實中,由于頻遭“凍卡”,貿易關系中的很多環節被改變。
“以前我們那些多年老客戶都不用交定金的,可以先給貨,約定一個月或半個月再付款。”多名外貿行業經營戶告訴記者,他們的國外客戶里,有不少經營的就是小賣部,進貨少,要賣了才有資金,且沒有公賬,只能經過私賬打款。貿易雙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因為“凍卡”問題,變得非常脆弱。
“支付不順暢,走出去就會‘一瘸一拐’。”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這會影響到對地方上營商環境的整體評價。
作為支付新勢力,Yiwu Pay也肩負連通商城集團旗下各業務板塊的重任。2月20日,Yiwu Pay正式發布并啟動了“凍卡無憂”計劃。經營戶通過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臺履約,用Yiwu Pay收款,若產生凍卡問題,將由商城集團先行墊付貿易資金,并提供全程支持與協助。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副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李雪艷表示,相比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Yiwu Pay平臺可以基于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與Chinagoods平臺進行深度合作,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而且可以通過銷售平臺的大數據體系,打通跨境貿易的供應鏈與價值鏈,實現人、貨、場等要素的集合。
“Yiwu Pay來得正是時候。”唐明琦如今把生意做到了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中東、中亞地區。他看到了更多機會。
徐國凱更是向記者感慨“格局打開了”。作為Yiwu Pay首批“試體驗客戶”,在去年12月的中阿峰會召開前夕,義特就通過Yiwu Pay收到了來自沙特阿拉伯客戶的跨境人民幣貨款。這是該平臺與沙特的首單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獲外交部發言人點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