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太麻煩你們了,渡工證書發出來就給我打電話了,不過最近忙所以沒有去拿,沒想到你們送到船邊上,這下我也不用專門去宣城拿了,來回半天時間省下來了,還是感謝,你們做事沒話講。”來自宣城水陽江上程村渡的渡工余大姐有點激動。
水陽江沿線是典型的江南地貌,境內溝渠縱橫,河道交錯,是名副其實的“水運之鄉”,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渡運。但隨著交通公路網日益發達,水陽江上了架起了小河口大橋、管家渡大橋等一系列公路橋梁,從高峰時期的50余道渡口,到現在的11渡口,渡運在大家的出行視線里逐漸淡化,但現有渡口方便群眾出行的作用沒有改變。
去年開始,宣城海事中心對渡工辦理證書推出了“提醒辦”服務,證書到期前一個月開始提醒辦理,專人負責對接辦理資料須知事項,辦理后提醒領取,對不方便領取的情況提供上門服務。
“程村渡在養賢鄉天成村,周邊群眾從渡口到新河社區購買生活用品和銷售農產品。如果從公路橋過去,至少要花個把小時繞道70多公里,很不方便。過河的都是周邊群眾,隨時來隨時開,確實也脫不開身”,宣州海事分中心王曉軍主任對余大姐很是理解,“在一次渡口檢查中,大姐反映了這個情況,現場我們就做了承諾,一周內就把證書送過來”。
“安全渡運無小事”。今年以來,宣城海事中心主動下沉鄉鎮一線,針對宣州區渡口地處鄉鎮且分散的特點,為轄區15道渡口出行不便的渡工提供送證“上門服務”。結合安全生產檢查等工作,開展渡口安全知識宣貫,提醒渡工遵守船舶適航、船員適任的基本要求,履行安全主體責任,做好渡船的日常管理。同時,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向郎溪定埠鎮中心學校捐贈救生圈、救生衣等物資,并以PPT授課和現場演示的方式,為在校師生普及水上險情預防、自我救助常識,提升安全防范和文明交通意識。
下一步,宣城海事中心將與屬地政府積極對接,對轄區渡工的摸底排查,以送教上門遠程教育的方式,爭取安徽省海事中心開展一期船員特殊培訓,保證渡工適任上崗,維護水上渡運安全形勢穩定。
(陳靜 王曉軍 記者 史睿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