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滕是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能源)有名的“技術鐵牛”。作為山東能源輕合金公司擠壓三車間技術主管,他扎根一線十余年,全心全意為一線職工提供技術服務;他把崗位作為一種責任,把工作作為一種追求,把敬業作為一種操守,積極投身于“三化”建設、降本提效等重點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他勇于鉆研業務,大膽革新技術,運用多種技術創新手段破解難題,累計為企業和客戶單位節約2000余萬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業績。
吃苦耐勞甘奉獻 盡職盡責勇擔當
張滕積極踐行“求同、求和、求實、求效”的工作思路,堅持“依法依規、忠誠擔當、用心工作”的管理理念,以“國產設備干出進口設備的工藝水平、小機型干出大設備的產量”為目標,始終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帶領職工沖鋒在第一線。
針對該公司型材斷面種類和新產品比例多,技術人員相對較少的實際情況,張滕大膽創新分線式生產管理模式,實施“專人、專項、專精”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取得了全年質量投訴率低于0.2%的最好成績。
他深入鉆研擠壓技術,堅持開展“訂單式”培訓,搭建技術人員梯隊,嚴格制訂工藝質量考核辦法,優化生產工藝65項,高效解決技術難題和生產瓶頸130余項。
他還牽頭開展集裝箱類底板項目攻關,持續優化擠壓工藝,同比提效20%。
在集裝箱類底板研發交貨后期,除了要試制新斷面,還要為前期已交付斷面做批量生產前的后期管理。客戶對產品表面質量要求高,然而,由于流轉工序多,部分產品出廠時表面質量出現波動。張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早出晚歸,常常加班到半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在干中教、在教中學、在學中干。在他的努力下,生產一線的多數職工掌握了生產規律,科研項目順利交付,集裝箱訂單也成為山東能源穩定的利潤增長源。
扎根一線善作為 巧破難題解新題
為了做好工作、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單靠吃苦耐勞遠遠不夠,還要發揮聰明才智,抓班子帶隊伍,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張滕圍繞公司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運營市場化“三化”建設目標,聚焦“降本提效”中心任務,創新實施推行“提產、提質、提效”三提工程,完成在線精整提效、固定墊改造、電子產品淬火優化等8個創新項目,為該公司增效400余萬元。
2021年6月份,該公司新型汽車用鍛打棒材性能指標無法達到客戶要求。張滕分析發現,棒材尺寸大,通過現有設備噴淋時淬火不均勻。張滕提出自行制作簡易淬火水箱的建議。在他的帶領下,生產工藝工作小組奮戰3天,使設備能夠滿足汽車、電子產品的高性能指標要求,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過程廢品大大降低。
張滕還圍繞降本增效、自主改善等尋求突破。他引導職工參與自主改善項目230余項,累計為該公司創效20余萬元;采用擠壓成型出口增加自制石墨塊,使其專門用于多孔模、寬展模等生產難度系數大的產品生產,增強了產品表面防護,降低了成型難度,提高了成品率;系統梳理精益化、標準化生產流程,制訂標準化作業卡50余項,助力車間綜合成品率同比提高0.5%,綜合成本同比降低近800元/噸,產量同比提高43%。
勇于創新尋良策 開拓進取譜新篇
張滕深知,一個黨員一面旗。他常說,要不違心、守底線,對產品負責、對公司負責。他抓現場、提技能、保安全、促生產,推進各項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為打造車間保質量、創高產的堅實基礎貢獻力量。
他聚力抓好核心技術轉化,對多種成型難、成材率低的產品進行專項攻關,采取在線維護設備、監控生產流程、消除過程堵點、線下精整等措施,對產品進行多種方式的質量測試,保證產品按期、保質供貨。他加強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項目制管理,集裝箱、電子產品等常態化規范化產品的流程化管理,并優化擠壓工藝,編制標準作業指導書,使產品交付能力提高了近70%。他參與完成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項目、“復興號”標準動車等新產品的部分斷面開發,累計完成76個訂單、230余種斷面試制,為該公司加快打造“中國名片 世界先進”輕量化材料綜合服務商貢獻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