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瘦高的個子,一副深色眼鏡下隱隱露出一雙明眸。工作中嚴肅謹慎,生活中詼諧幽默。他是2009年中國有色集團十百千科技人才,是2008年公司級技術專家、2021年集團級技術專家,他曾多次榮獲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師帶徒和優秀科研團隊。他就是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劉飛。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
2000年,劉飛以優異的成績邁出了寧夏大學化學系的校園,帶著無限的憧憬與夢想邁進了中色東方的大門。
(資料圖片)
剛入職的劉飛是從中心實驗室分析檢測工作開始的,經過三年的努力和積累,他被調入中色金輝新能源公司。那時,公司坐落于銀川。建廠初期,環境條件艱苦簡陋。車間里滿是刺鼻的味道,讓人喘不過氣來。
面對眼前的情形和實際困難,劉飛憑借對國有軍工企業的執著,咬緊牙關堅守了下來。
轉眼二十年,劉飛已成為公司研發核心技術人員。他和他的科研團隊白天晚上連軸做。而作為研發技術“領頭雁”的劉飛,就必須24小時保持高度警覺。跟蹤工藝執行情況、分析研究結果、調整分析參數……再次回首,劉飛已經記不清那樣的日子持續了多久。然而,在他和科研團隊共同努力下,通過新品研發和技術改進工作,使公司球鎳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此期間,劉飛在2005-2009年主持完成的《高功率球形氫氧化鎳生產技術研究》產業化項目,產品克容量增加10%,循環壽命保持率達到國內最好水平,同年實現量產,生產并銷售300噸。2008-2009年由他主持完成的《高密度球形氫氧化鈷制備技術研究》和《高純碳酸鈷工藝技術研究》項目,球形氫氧化鈷樣品球形度良好,振實密度達到1.8g/cm3;高純碳酸鈷氯根含量低于150ppm,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9-2012年,他再接再厲,主持完成了《包覆鈷型球鎳新工藝研究》項目研發及產業化。這一技術的突破,使材料具備良好的導電覆鈷層,鎳氫電池正極材料活性物質氫氧化鎳利用率提高15%,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10-2011年實現量產銷售1500噸。
劉飛和他的團隊,用實打實的業績,為公司創新發展寫下了有目共睹的驕人成績。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行業發展的寒流悄然而來。
由于國家推行清潔能源生產政策,鎳氫電池的市場就受到了鋰電池的擠壓,球形氫氧化鎳作為公司的傳統產品,面臨了新形勢的考驗。
為實現產品轉型,劉飛又扛起了攻堅克難的大旗。在他的帶領下,科研小組反復試驗,最終轉產成功,開發出了鋰電池用正極材料鎳鈷錳三元材料前驅體,最早實現了國內產業化。
在此期間,劉飛2013-2014年主持完成了項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氫氧化物新工藝研究》,通過對工藝參數的摸索,反應釜內部結構的優化設計及防氧化技術的突破,重點解決NCM前驅體振實密度低,硫含量超標,鎳鈷錳元素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同年實現量產銷售1200噸。2015-2016年劉飛又主持完成了《小粒徑三元前驅體工藝技術研究》,重點解決了啟釜團聚,氧化的難題。該523型3微米產品達到量產銷售1200噸/年。同年實現了622型、811型前驅體的工藝技術突破及小規模量產,產品得到國內外客戶的一直認可。至此,在公司科研團隊的創新和共同努力之下,小粒徑三元前驅體在國內最早實現量產,產品性能達到行業內領先水平,極大地拓寬產品種類,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016年至2017年,劉飛作為企業推薦的唯一一位西部項目訪問學者,前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開展納米材料研究工作,順利完成《納米三元材料制備及應用研究》及《鈉電池負極用納米紅磷的制備及表征》兩項科研合作項目。
自2018年以來,受3C電池材料市場增長緩慢,低端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影響,公司原有常規產品銷售訂單不足,經營異常困難。同時,部分技術人員相繼辭職,公司的發展,一度面臨著寒霜。
劉飛和他的科研團隊注定是那個挽狂瀾之人。剛剛進修回國后的劉飛,毅然選擇回到金輝新能源公司,積極研發和開拓具有技術優勢的三元前驅體市場,先后主持并完成了《H831106型高鎳單晶三元前驅體制備技術研究》《NCA前驅體制備技術研究》《H523-3A前驅體生產技術研究》《高鎳單晶前驅體生產技術研究》等科研攻關任務。成功解決了高鎳單晶及NCA前驅體項目多項技術難點,形成了穩定可靠的工藝技術,產品的各項指標,尤其是圓度,S含量(500ppm以下)得到日本客戶的充分認可。針對H523-3A生產技術研究重點解決產品S含量高,團聚等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尤其是產品S含量從0.10%降低至0.05%以下,達到客戶提出的要求,徹底實現了公司差異化產品的轉型工作,使公司成為三元材料前驅體最具市場競爭力的生產制造商之一。
三年發展靠機遇,十年發展靠戰略。電池行業產品及原材料更新換代極為迅速,面對市場巨大的挑戰,劉飛和他的研發團隊時刻準備著迎接風雨、迎接挑戰。
2021年初,根據客戶需要,劉飛和他的團隊主持研發鎳錳二元及低鈷無鈷小粒徑前驅體。經過一個月刻苦攻關,團隊完成了小樣試制并通過客戶評測。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成功實現新品研發到產線轉化工作,打破了行業新品轉化需要1-2年的研發周期。量產過程中,有了劉飛及其團隊的創新研究,產品在提高產能近30%,同時,又實現了2款低鈷無鈷新產品量產。該系列產品為客戶定制產品,其特點是即滿足低成本、高容量,同時滿足正極材料高壓實密度,是公司在國內第一家推向市場的五系低鈷無鈷單晶前驅體產品。2021年實現新品銷售占總銷售量的79.5%,為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回首過往,劉飛始終把科研工作當做自身成長的舞臺,二十年如一日,以實力展現能力,用態度彰顯品格,用行動和結果詮釋價值,在堅守中成就“出彩”人生。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面對未來,劉飛悄悄收起了過往榮譽,把一顆赤誠之心全部獻給了公司的事業發展,也為青春譜寫了無怨無悔的斑斕詩歌。(作者:雷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