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加快宜興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未來三年我市充電樁建設目標:2023—2025年間,全市將新建充電樁約2.3萬個,其中專用充電樁不少于800個,新增換電站5座。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共有公共及專用充換電場站120座、充電樁834個、居民私人充電設施7226個、換電站3座,覆蓋主城區的充換電網絡初具規模。然而,經預測,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車將由目前的1.8萬輛增長至5萬輛。同時,充電樁總體數量少,公共充電設施空間分布不均衡,外圍鄉鎮分布相對較少的問題尤為突出。對此,《方案》明確,我市將科學規劃充換電設施布局,到2025年,在宜興市主城區實現公共充電設施0.9公里服務半徑覆蓋;在各鎮區,實現公共充電設施1.5公里服務半徑覆蓋;在風景旅游區,實現公共充電設施3公里服務半徑覆蓋。同時,穩步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推廣,構建“充換互補、協同發展”的站樁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市充換電服務體系。
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將遵循從宜興主城區向外圍區、從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推進的原則,逐步加密公共充換電設施布局。重點推進新建大型商超、醫院、商務樓宇、文體場館、旅游景區等大型公共建筑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旅游娛樂休閑場所等各類社會公共停車場公用充電站建設,在城市合理范圍內科學規劃公共換電設施建設。其中,新建公共充電設施以直流快充為主,逐步提升其比例至85%。此外,加快推進既有停車場改造,結合城市基礎設施改擴建工程,按照停車泊位10%的比例建設充電設施。在住宅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方面,鼓勵在既有小區中按“一樁多車、共享開放”的方式建設公共充電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將依托“看宜興”APP,打通各運營企業充換電服務APP互相不連通的堵點,進一步提升充換電設施運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