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他,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從一個普通的維修工,通過刻苦鉆研技術,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干;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擔,帶領車間維修人員啃下了一個個最難啃的“硬骨頭”。
2011年,他被評為“湖南省屬監管企業優秀班組長”,2015年獲評“中國五礦青年崗位能手”。他,就是水口山公司勞動模范——康家灣礦機修車間黨支部書記、車間主任彭伍林。
自22歲入職水口山后,18年來,彭伍林扎根礦山一線,用拼搏和汗水在同事心中刻下了“拼命三郎”形象。
水口山康家灣礦機修車間,主要承擔全礦提升、排水、通風、供電“礦山四大件”機電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作為車間主管,彭伍林總是率先垂范,拼勁十足。一次,彭伍林在巡檢設備時,發現一根鋼絲繩斷了5根絲繩,他立即向礦領導匯報,并主動承下更換鋼絲繩重擔。搶時間就是搶效益,彭伍林合理組建3個突擊組,分3個點同時施工。施工人員冒著凜冽的寒風,連續5天吃喝在副井架上,全身心投入更換罐籠、平衡錘、4根首繩,比計劃提前兩天,高質高效完成了搶修任務,為羸得有效生產時間提供了設備保障。
2022年8月29日,水口山康家灣礦技術升級改造工程項目斜坡道十六中段工程,在施工進程中發生涌水,由于涌水量達200m3/h,水泵排水能力不足,導致斜坡道十六中段漲水至493平面。面對作業現場巖石結構不穩定等惡劣復雜作業環境,彭伍林迎難而上,他帶領維修人員每天早上8點下井,時常干到晚上10點才上來,一天5小時浸泡在水里,接管子、裝水泵、排追水,經過16天的奮戰,完成了斜坡道排水搶險。
隨著康家灣礦實施機械化減人及自動化換人等智能生產的推進,蓄電池運礦車、電動鏟運機、大型鑿巖機、錨桿臺車等新型設備大量引進和使用,給彭伍林和維修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為盡快掌握新設備性能,每次新設備到礦,彭伍林潛心研究圖紙參數,掌握設備維修和保養技能和方法。近兩年來,他帶領維修人員先后完成了鑿巖臺車、天井鉆機、液壓破碎機等多種新型設備拆解,搬遷井下組裝調試,為推進礦山機械化生產進程作出了突出貢獻。
通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彭伍林積累了豐富的設備維修經驗。該礦井下九中段箕斗輪子出現斷軸故障,他不斷采集數據,分析原因,合理調整卸礦架鐵軌起坡角度,減少箕斗輪子與卸礦架鐵軌的撞擊力度,原本一個月需更換的輪子,使用了3個月都不用更換,有效地控制了生產成本。今年1月23日,正值大年初二,一大早,彭伍林接到康家灣礦調度電話,該礦副井井口阻車器突發故障。險情就是命令,彭伍林迅速趕赴現場,同時電話組織車、鉗、鉚、焊各工種骨干奔赴現場。天寒地凍,眾人默契配合,短短2個小時故障排除,試車成功,保障了春節期間員工出入井安全和生產有序進行。
近年來,彭伍林年均出勤達338天,年加班時間累計1130個小時,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自己的崗位發光發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