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行業 >  >> 
與你相關!警惕“貸款狂歡”陷阱 理性消費過好年

時間:2022-01-26 15:23:33    來源:城市金融報

“您的認證依舊是學生身份,如不取消,很可能造成征信問題……”臨春節,很多年輕人會收到自稱各大網貸臺客服的電話,聲稱能利用共享屏幕的方式進行貸款并取消認證。其實,這是詐騙分子以能夠向職場青年提供大額貸款限額為由實施的詐騙手段。

北京的李先生接到一位自稱××寶客服的電話。電話中,該客服說李先生已經畢業多年,在××寶后臺顯示的注冊身份仍為某某大學學生。對方稱由于銀保監會新規,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如果不盡快更改,則會影響后續貸款。李先生差點受騙,因為撥打電話的是“假網貸臺”。

這個案例,主要說的是春節前夕,詐騙分子冒用網貸臺名義實施詐騙的事兒。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最這段時間,此類冒用網貸臺實施的詐騙案件多發。市民“鬧新春”騙子“來鬧心”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而筆者想說的是,不管是“真的網貸臺”還是“假的網貸臺”,都不能讓他們來“鬧新春”。

過大年涉及消費問題,而對于一些人來說,由于時大手大腳,不知道積累財富,春節期間往往會是“手頭有點緊”的。這個時候,不少網貸臺,會認為這是“做生意”最好的時機,安排工作人員、客戶人員利用直接撥打短話或者是短信提醒的方式推銷自己的業務:比如,您有一筆“春節低息貸款可以申請”等等。而這個時候對于“手頭緊的人來說”似乎就像是雪中送炭,往往就容易“申請貸款”。輕的落入到“網貸的陷阱里”,雖然獲得了網絡貸款,可是后續償還起來是亞歷山大。重的直接落入了“假網貸公司的陷阱里”,不僅一分錢沒有拿到,反而自己損失了財富。

不管是“真的網貸公司”還是“冒牌網貸客服”都需要加強管理。不能讓他們來“鬧新春”,不能讓他們把市民的“鬧新春”變成了無奈的“很鬧心”。對于“真的網貸公司”而言,要約束他們的行為,禁止撥打騷擾電話,禁止誘導市民“貸款過年”;對于“冒充網貸客戶的騙子”,則需要警方順著藤蔓揪出所有“違法犯罪的瓜”,不能讓“春節在崗的騙子”逍遙法外,借助春節實施詐騙

而更值得一說的則是我們市民自己。過大年需要消費是一點不假的,而且過大年比時“花得多”也是事實。但是要做到理智消費,自己“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事”,有錢的多花幾個,沒錢的少花幾個,過年消費沒有統一的標準,何必從網貸公司瞎胡貸款“打腫臉充胖子”?

市民理“鬧新春”,才能不讓騙子“來鬧心”??傊痪湓?,過大年要理消費,而不是指望著“貸款狂歡”,記住一點: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

關鍵詞: 貸款狂歡 理性消費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