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集團電動汽車充電中心。李佳佳攝
(相關資料圖)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佳佳 李貝貝 北京報道
隨著AI大模型發展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進,算力需求激增、光伏間歇性和波動性、儲能配置不高、汽車充電焦慮等問題備受關注,光儲充算亟需一體化發展。
繼全國首家能源AI中心揭牌后,記者了解到,協鑫最近又有新動作,布局10000P AI算力目標,并推出超級儲充一體充電樁。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現場接受《華夏時報》等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充電要等很長時間,可能要幾個小時,現在喝杯咖啡時間就解決了。
記者隨后走進示范區,實地體驗“一秒一公里”超級儲充,屏幕上里程數很快就由104公里增加至125公里,噪聲很低。
談及目前在和哪些汽車合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實際上,這和汽車品牌沒有關系,只要電池和車本身的高壓系統能接受,接口都是通用的,他強調,主要還是超充技術和汽車電池技術的建設。
光儲充算亟需一體化建設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2021年3月,我國首次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這是能源電力轉型的必然要求,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政策支持和行業努力下,我國以光伏、儲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蓬勃發展,能源綠色革命成效顯著。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4.7億千瓦,成為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78.42GW,同比增長154%。儲能發展明顯加速,有關數據統計,截至上半年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超過17.33GW,今年前半年新投運的整體規模約8.63GW,相當于2023年以前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但是,儲能從發電側和用戶側,遠遠沒有達到規劃預期目標。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曾在署名文章中提到,“儲能配置依然不足,低成本、大容量、長時間跨季節調節的儲能技術還有待突破?!?/p>
朱共山表示,儲能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電網側,還在于加速了汽車和城市新能源發展。
此外,化石能源逐漸被可再生能源取代的同時,AI和數字化浪潮也在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算力在加速向各領域強勢滲透。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算力總規模超過15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有機構預測,到2035年5G、互聯網、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帶來40萬億美元增長,而算力是其背后重要資源的依托和基礎設施。
從上述數據來看,光伏、儲能、算力等在高速發展,但隨著能源革命深入推進和AI大模型熱度持續攀升,光伏發電間歇性和波動性、儲能配置依然不足、汽車充電焦慮、算力需求激增等諸多問題備受關注,光儲充算一體化建設亟需提速。
在數字能源的帶動下,新型儲能與電力、算力的耦合,是儲能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的一次重大飛躍。借助能源AI大模型、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接入虛擬電廠,在電力低成本、非用電高峰時段充電,在用電高峰時期將電力返銷給電網,實現最普惠的經濟價值和用電自由。
布局10000P AI算力目標
當AI大模型不再稀缺,只有算力和數據才有壁壘。記者關注到,算力和能源正加速碰撞,協鑫近期在算力及光儲充算領域動作頻頻。
今年5月,其下屬上市公司協鑫能科公告稱,正式投建國內首個能源算力中心。6月,與華為就能源AI算力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后又與鄭州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為河南構建光儲充和儲充算一體化的源網荷儲雙體系。8月27日,協鑫智算(蘇州)中心面世。
據記者了解,協鑫智算中心是國內首座基于英偉達A系列芯片的能源AI超算中心,規劃算力總規模近1000P,主要聚焦能源大模型訓練。
有業內人士表示,AI算力將為能源電力大數據的高效獲取、分析和應用提供強力支撐,釋放能源數據價值。
9月7日,記者現場獲悉,協鑫又提出了100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的計算速度)的AI算力目標,并推出儲能專用電芯、一體式機柜等多款儲能產品,繼續布局儲能產業。
提及儲能領域,有業內人士還指出,從去年到現在,雖然行業都在講,儲能已進入大規模爆發的元年,但實際上,儲能產業離規?;l展還有一段距離,存在多項制約因素。
協鑫能科董事長朱鈺峰認為,技術領先性、安全穩定性、經濟適用性是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大核心。
未來,儲能市場潛力巨大,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另外,記者獲悉,協鑫還推出超級儲充一體充電樁,全面布局光儲充算一體化。
實測“一秒一公里”超充速度
充電慢一直是汽車充電領域的痛點問題,記者在此前充電樁調研中也了解,車主尤其是出租車司機經常為補電、換電焦慮。需要關注的是,朱共山現場接受《華夏時報》等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充電要等很長時間,可能要幾個小時,現在喝杯咖啡時間就解決了。
為一探究竟,記者走進示范區,實地體驗“一秒一公里”超級儲充,詢問是否意味著10分鐘可充600公里?記者在與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得知,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SoC過了30%和50%后,充電速度會下降,主要是電池受不了,電池的技術還在更新。
談及目前在和哪些汽車合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實際上,這和汽車品牌沒有關系,只要電池和車本身的高壓系統能接受,接口都是國標通用的,他強調,主要還是超充技術和汽車電池技術的建設。
記者注意到在充電樁旁邊,豎立著一個介紹采用“全液冷超充”的展示牌,寫著具備充電快噪音低、利用率高和高可靠的優勢。其中,600KWmax,“一秒一公里”;<55dB;長達20年壽命,“0”維護,這一系列數字令人印象深刻。
為此,記者也進入車內,實地感受了下充電速度,短短二十秒左右,屏幕上里程數就由104公里增加至125公里,噪聲確實很低。
展示牌上還寫著融合光儲,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1000伏的平臺對電網改造難度還是非常大的,變壓器也要非常大,但如果有儲能的話,改造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成本下降,所以要做光儲充一體,這種分布式的光伏可以直接進行儲能充電,不需要進入電網。
責任編輯:張子鵬 主編:張豫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