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日前,相關經濟專家接受采訪表示,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是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最堅實的底氣和保障。
2022年開年之際,站在新征程新起點,應該如何看待宏觀經濟形勢?如何看待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
現穩中向好新圖景
整體來看,支撐2022年中國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仍然不少,2022年開市新局面值得期待,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新圖景正在加快繪就。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在國內發展面臨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之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否有所改變?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明確指出,支撐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仍然不少,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前景廣闊、長期向好的特點沒有變,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的經濟運行能夠平穩向好,首先在于經濟發展的基礎牢固。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4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全年就業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為今年宏觀經濟運行穩步前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國堅定實施的擴大內需戰略,將為今年的經濟發展注入內生動力。一系列重大項目已在年初開工落地,而專項債資金的提前、提速下達保證了基建投資能盡早見效。縣域鄉村消費、冰雪消費、新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為全年消費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加速轉型升級的傳統產業與5G、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有望合力提振工業經濟。另外,隨著今年更大力度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多內需潛力還將逐步釋放。
同時,我國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以及較多的政策工具將有力防范外部沖擊,確保去年經濟平穩運行。今年保持支出強度的財政政策大有施展空間。新一輪的減稅降費政策將精準聚焦支持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穩健的貨幣政策也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今年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持續降低的失業率、基本穩定的價格水平、穩中有降的宏觀杠桿率、持續強化的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的國際競爭力、全面強化的人力資本都決定了中國經濟增長潛能在不斷強化,2022年我國經濟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充裕
保持宏觀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同時,還要保證良好的市場資金面環境,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當前,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充裕,為資本市場營造良好的資金面環境。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撰文指出,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要聚焦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以進促穩,體現為三個“力”:要充足發力,量價配合,保持總量穩定;要精準發力,主動出擊,優化經濟結構;要靠前發力,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前面。
春節前夕,1月17日央行開展了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以提前對沖1月份稅期高峰、春節前現金投放等短期因素影響。普遍觀點認為,此次操作在滿足企業信貸需求、穩預期的同時,也釋放出了“靠前發力”的寬松信號。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央行節前向市場大量投放跨節資金,啟動跨春節流動性安排,呵護資金面穩定的態度較為明確,節后流動性缺口將大幅改善,且貨幣政策仍處寬松周期中,2月可能在繳稅、政府債繳款等部分時點資金面有所收緊,但不會改變利率整體下行的趨勢。
資本市場前景如何
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滿足居民合理購房需求,支持房地產市場良性發展亦有助于經濟發展企穩。如何看待房地產市場風險情況和未來發展?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湯懷英指出,貨幣政策出現邊際放松跡象,將有利于提振房地產市場的信心。今年為穩定商品房市場,穩定政策還會繼續加碼,房地產市場下行勢頭會有所放緩。
劉元春表示,2022年中國房地產將在一系列政策的再調整下呈現回穩的趨勢,建立在長效機制基礎上的房地產市場必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住房剛性需求依然旺盛,改善性需求較為強烈,房地產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基本面支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房企正常融資需求得到滿足,住房按揭投放已明顯加大加快,住房銷售跌幅隨之出現企穩跡象,房價環比降幅亦有收窄等。種種跡象表明,政策發力正在幫助房地產市場良性發展。
劉元春表示,2022年雖然全球金融市場具有較強不確定性,但中國資本市場依然具有相對獨立、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一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局面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打下基礎,按照一些機構的預測,2022年中國GDP增速依然將在5.2%至5.6%,比發達國家平均增速高1.3至1.5個百分點;二是2022年的流動性支撐將較為充裕,資本市場整體流動性環境有望好于2021年;三是改革持續進行已為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打下堅實制度基礎;四是中國宏觀經濟周期、金融周期與美國并不同步,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將保持相對獨立性。
彭文生分析:“我們判斷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機遇大于風險。中國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增長逐步改善,與海外政策收緊、增長下行的周期相反;股票市場整體估值不高,流動性環境較為充裕;鼓勵科技創新、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等政策有助于激發活力、釋放潛力。同時,在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舉措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上升,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展望全年資本市場發展,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北交所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科創板與創業板受結構性政策推動,2022年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逐漸完善。在宏觀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充裕的戰略定力下,2022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可期。穩增長政策的發力見效與良好的資金面環境也說明資本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