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啟迪環境、同方股份、紫光國微、誠志股份、紫光股份、學大教育、辰安科技、微芯生物等多家具有“清華系”背景的A股上市公告,清華大學擬無償劃轉清華控股100%股權,受讓方為四川省國資委,而四川省國資委同意將清華控股100%股權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投資完成后,最終由四川能投持有清華控股100%股權。
(一)簽署各方
甲方(劃出方):清華大學
乙方(劃入方):四川省國資委
丙方(承接方):四川能投
(二)劃轉方式、實施安排2
1、本次無償劃轉的劃入方由丙方調整為乙方,即甲方將其持有的清華控股100%股權無償劃轉給乙方。
2、乙方同意將清華控股100%股權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丙方,作為丙方的國家資本金處理。投資完成后,最終由丙方持有清華控股100%股權。
市場有不完全統計顯示,巔峰時期,清華大學曾通過清華控股等直接或間接控制89家A股公司,形成A股市場上最大的高校系上市公司。近兩年,隨著校企改革深入推進,清華系多家A股公司已完成易主。截至2021年9月底,清華控股總資產為613.72億元,而在2018年末時,清華控股總資產曾高達5173.88億元。
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進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公告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1年12月10日收到通知,清華大學于2021年12月10日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能投”)簽訂了《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擬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清華大學持有的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控股”)100%的股權劃轉給四川能投。公司于2021年12月11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體披露了《關于清華大學無償劃轉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編號:2021-161)。
公司于2022年4月18日收到通知,為全面加強清華大學與四川省戰略合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等有關國資監管規定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次無償劃轉方式及實施安排發生適當調整,清華大學于2022年4月18日與四川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川省國資委”)及四川能投簽訂了《關于<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之補充協議》。具體內容如下:
本次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劃入方由四川能投調整為四川省國資委,即清華大學將其持有的清華控股100%股權無償劃轉給四川省國資委。四川省國資委同意將清華控股100%股權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投資完成后,最終由四川能投持有清華控股100%股權。本次無償劃轉方式及實施安排調整不改變四川能投作為清華控股100%股權最終承接方的地位。
一、協議主要內容
(一)簽署各方
甲方(劃出方):清華大學
乙方(劃入方):四川省國資委
丙方(承接方):四川能投
(二)劃轉方式、實施安排2
1、本次無償劃轉的劃入方由丙方調整為乙方,即甲方將其持有的清華控股100%股權無償劃轉給乙方。
2、乙方同意將清華控股100%股權以股權投資方式投入丙方,作為丙方的國家資本金處理。投資完成后,最終由丙方持有清華控股100%股權。
二、所涉及的后續事項及風險提示
1、本次劃轉尚需獲得主管部門審批批復,相關審批事項是否獲得批準存在不確定性,是否能夠最終完成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2、后續公司將嚴格按照分階段信息披露要求,持續關注有關進展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三、備查文件
1、清華大學與四川能投簽署的《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
2、清華大學與四川省國資委、四川能投簽署的《關于<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之補充協議》。
特此公告。
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九日
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2月,是四川省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大能源項目建設的重要主體。
四川能投成立以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和打造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目標,以產業多元融合發展為契機,以深化改革為抓手,產業布局初見成效。截至“十三五”末,公司信用評級為最高級“AAA”,擁有川能動力和四川能投發展股份兩家上市公司,集團資產總額突破1800億元,在“2021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339位,“2020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排名135位。
“十四五”期間,四川能投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目標,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發展以綜合能源化工為核心主業,清潔能源應用產業、產融結合、文化旅游為培育主業,教育和生態產業為輔業的多元板塊協同發展的“1+3+2”新型產業格局。力爭“十四五”末實現總資產4000億元、營業收入1500-2000億元、利潤總額超50億元,實現發展動能更強、產業布局更優、項目質量效益更好的新發展,加快打造西部一流、國內領先的能源化工綜合性企業。
啟迪環境深耕環保行業28年,下設環境研究院、零碳技術中心、固廢與再生資源技術支持及研究中心、浦華環境技術中心、智慧環衛技術中心和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在技術研發上完成全產業鏈布局,結合公司規模優勢,通過模式創新,實現技術與產業協同發展。公司堅持以技術突破引領企業創新,例如自有專利技術“基于厭氧缺氧流態化生物載體的污水處理強化脫氮除磷技術”,填補了國際上常溫生產性污水處理廠研究的空白;自有專利技術產品“高壓擠壓機”成功應用于19個餐廚項目,已穩定運行多年。公司持續以產學研多方結合提升企業活力,與多家高校聯合開發提出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新思路,通過廢物價值重構、技術矩陣式匹配實現系統多點共榮,達到餐廚(廚余)垃圾高值化利用的目的,為現有產業提質增效。截至2021年度,公司擁有200余項發明專利和400余項實用新型,并獲得10多項國家或省部級技術獎項和100多項其他技術獎項,已完成國家863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項,申報成功國家課題3項、市級課題3項 。憑借“技術、產業、資本”啟迪三螺旋體系的優勢,實現技術產業化,產業資本化的發展路徑,成為環境產業內科技成果轉化的領軍者。
清華的能源環境學科優勢明顯,清華控股在收入結構上,能源環境收入占大頭。2021年半年報顯示,清華控股期內總營收88.01億元,其中能源環境產業收入占比為61.99%,生命健康產業收入占比為18.51%,科技服務與知識產業收入占比為12.05%,信息技術產業占比為4.50%,資產管理及其他產業的占比為2.95%。
四川能投方面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業務,實施了一批風電、光伏、垃圾發電、鋰電項目,有一定成效,但創新鏈存在明顯短板;雙方合作有助力四川省打造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深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合作,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新路徑,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這是清華四川能投走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清華大學選擇四川能投或早已有跡可尋。2021年6月,四川能投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誠曾率隊赴清華大學,與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開展座談。雙方圍繞推動校企合作、搭建產學研融合發展平臺進行了深入交流,參會人員中還包括雙方各自總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