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0月13日,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全球最大單體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在廣東成功下線。全新下線的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單體產氫量為1500-2500Nm3/h,單體產氫能力全球最大,由明陽智能自主獨立設計并生產制造,具備10%-110%寬頻調諧制氫能力,在消納可再生能源波動性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該裝備可實現一鍵式操作,無人值守。與同等級設備相比,電解槽長度縮小50%,產氫能損更低;在大規模制氫項目的應用中,單位產能設備投資可以減少30%,為平價綠氫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裝備技術基礎。電解水制氫是重要的制取綠氫的方法,電解水制氫規模的提升,也使電解槽市場迅速增長。綠氫在制造成本上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電價和電解水制氫系統,電解槽作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的關鍵裝備,在制氫系統總成本中的占比近50%。因此,以電解槽為代表的氫能設備,對于制氫成本的降低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電解水制氫,是指在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通入直流電,水分子在電極上發生電化學反應,即可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整個過程可實現零排放。在整個制造環節,核心的設備載體就是電解槽。通常電解槽的結構為三部分,分別是槽體、陽極、陰極組成。當直流電通過電解槽時,在陽極與溶液界面處發生氧化反應,在陰極與溶液界面處發生還原反應。目前我國電解水制氫設備多運用于光伏、風電,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攻方向。其中,堿性水電解制氫有著較低的投資成本,已經充分實現產業化,是大規模綠氫生產的最佳選擇,也是技術最成熟以及商業化最成熟的方式。堿水電解(AWE)作為最成熟的電解技術占據著主導地位,尤其在一些大型項目廣泛應用。堿性水電解制氫電解槽隔膜主要由高分子材質組成,起分離氣體的作用。陰極、陽極主要由金屬合金組成,如Ni-Mo合金等。其原理是,在陰極水分子被分解為 H+和 OH-,H+得到電子生成氫原子,并進一步生成氫分子(H2);OH-則在陰、陽極之間的電場力作用下穿過多孔的橫隔膜,到達陽極,在陽極失去電子生成一個水分子和氧分子。堿性電解裝置當中最核心的產品是電解槽,在電解槽之前需配備變壓器和整流柜將高壓交流電轉換為電解槽所使用的直流電,供電解槽電解水使用。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解制氫被認為是改善全球氣候和能源問題的好幫手,堿性電解槽被譽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的關鍵裝備。隨著綠氫發展呼聲高漲,電解水制氫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中國氫能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氫氣產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5%,其中利用新能源制氫的比例同比提高了30%。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由于我國上半年氫氣產量的驚人增長,電解槽市場今年將翻一番,到2022年將翻四倍,預計中國將占全球電解槽裝機容量的60%-63%。隨著我國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電解水制氫技術與應用將會進入穩步上升期。“綠氫”帶火了電解槽,可再生能源的深入開發利用,又延伸了能源生產制造的無碳之路,電解設備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據悉,氫能在工業、交通、消費等領域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空間,實現“大工業、大交通、大消費”三大應用場景。明陽依托領先于行業的風電、光伏、儲能技術一體化融合發展優勢和“三超”堿性水電解制氫裝備,解決大規模氫能應用的氫源問題,將推動綠氫大規模應用、促進“電氫融合”快速迭代發展。
關鍵詞:
可再生能源
全球最大
大型項目
能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