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行業 >  >> 
百穰儲能 | 衡量儲能技術路線有哪些指標(二)|世界播資訊

時間:2023-01-13 16:55:31    來源:百穰新能源科技


(相關資料圖)

儲能技術路線的選擇,需要綜合考量各類因素,而因為技術路線本身的不同,考量的要素也會有細分不同,但技術路線的選擇卻有較為公認的指標,之前我們探討了經濟性與安全性,那么除了這兩項指標外,儲能技術路線的選擇還有哪些指標呢?

普適性

普適性直接決定了一項技術路線的商用廣度,綜合目前主流商用儲能路線來看,普適性要包含地理與氣候兩大方面,儲能站建設對站址環境硬性要求越高,相當于站址限制越大;同理,對氣候要求越高,受限也就越嚴重,普適性不佳,建設的可行性便會相應降低。

對比市場上商用儲能路線,抽蓄需要足夠落差與水文環境,對地理環境與氣候環境都有一定要求,其中地理環境是必要建設條件;而壓縮空氣儲能從經濟性考量,主要是尋找合適鹽穴作為儲氣單元,建設必須圍繞鹽穴進行,依舊有硬性限制。

電化學儲能中,鋰電池組與液流電池儲能對地理環境要求不高,但對氣候環境有一定要求,因為合適的氣候環境有利于電化學的安全穩定運行,也能減少能量損耗,因此電化學在極端氣候區域或氣候不穩定的區域應用會受一定限制,普適性大打折扣。

二氧化碳儲能與飛輪儲能的建設均對地理與氣候環境要求不高,普適性相對較好,但飛輪儲能放電時長短的致命缺陷,在大規模長時儲能的市場趨勢下,大規模商業化前景令人堪憂。

新興路線中,重力儲能由于其采用重力勢能作為儲能手段,因此在建設上也沒有太大的限制,普適性也相對較好,但該路線目仍處于發展早期,全球范圍內并未形成成熟的商業化項目。

可靠性

儲能系統的可靠性主要包括系統容量與效率兩方面,一項儲能技術在生命周期內,這兩項主要性能是否穩定?衰減程度是否可控?是否與經濟性原則相符合?如果生命周期內容量或者效率衰減太厲害,整體經濟性不足,那該技術路線的應用都是個問題。

電化學儲能的衰減問題是業內共識,鋰電池在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下,容量衰減十分明顯,而抽蓄也會有滲漏跟蒸發的隱性衰減;飛輪與二氧化碳儲能在系統可靠性上優勢較為明顯,同屬機械儲能類別,機械系統的疲勞與損耗是能夠把控的,飛輪主要依靠機械能,不存在工質本身衰減,二氧化碳儲能由于均采用密閉系統,工質泄露率很低,因此系統在生命周期內不會出現明顯衰減。

而最近頗受關注的電熱熔鹽儲能,由于熔鹽本身的比熱容與導熱率都不高的緣故,在儲存環節便已經造成了容量損耗與衰減,系統效率也不是很理想。

關鍵詞: 技術路線 二氧化碳 生命周期 地理環境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