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上風電項目工程EPC總承包中標結果陸續公示。
2月21日,三峽能源陽江青洲五、六、七(30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工程(含送出工程)EPC總承包中標候選人公示,項目總價總價超338 億元。
2月22日,浙能臺州1號300MW海上風電項目EPC總承包(不含風機和塔筒采購)開標,項目總投資為42億元。
2月24日,山東能源500MW海上風電EPC總承包項目中標結果公布,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標,中標價56.3億元。
以上三大項目只是海上風電行業快速發展的縮影。據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海上風電新增投產海上風場84個共18.5吉瓦,同比增長177%。中國達到16吉瓦,占到全球新增投產規模的87%,而海上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達到23.4吉瓦,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十四五時期,全球及中國海上風電將再次迎來突破和發展,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項目投資達到500億美元,同比增長16%。2023年,全球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將進一步增至740億美元。而我國海上風電在各地政策的影響下,有望“乘風破浪”,提速發展。
在我國,海上風電項目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等地,各地在海上風電項目上相關政策的推出,將推動相關行業的飛速發展。
浙江省十四五時期實施“風光倍增”工程,推廣“光伏+農漁林業”開發模式,推進整縣光伏建設,打造若干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山東省印發《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全省海上風電力爭開工1000萬千瓦、投運500萬千瓦。
江蘇省規劃 “十四五”期間海上風電場址共計約42個,規劃裝機容量1212萬千瓦,規劃總面積約1780平方公里。
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推動省管海域風電項目建成投產裝機容量超800萬千瓦,打造粵東千萬千瓦級基地,加快8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機組規?;瘧?,促進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
福建省大力推進海上風電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并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開發,“十四五”時期有望并網超5GW。
在各地政策的支撐下,我國海上風電在十四五時期有望再次迎來發展高潮,黃金賽道也迎來了資本和企業的競相涌入,力求彎道超車。
光纖通信企業立足自身在線纜制造領域的優勢,也逐步在海上風電領域展開布局。其中亨通光電、中天科技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集海纜、海底觀測、海纜敷設、海上風電基礎設施、風機吊裝于一體的海洋系統工程全產業鏈布局。讓其在海上風電領域鑄就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長飛公司、烽火通信、富通、通光、永鼎在海上風電相關領域都有布局。
在海上風電項目中,海纜在整個風電場的運行結構中同時扮演著“血管”和“神經”的角色,承擔著傳輸電能和輸送信號的功能。對于光纖通信企業來說,在立足本業的基礎上開展海纜的設計、研發、生產,有著天然的便利,這也是行業企業能在海上風電領域不斷延展布局、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
未來,隨著海上風電高速發展,海上風電將從近海、淺海走向遠海、深海。廣闊的海洋給海上風電發展潛力的迸發提供了支撐,在政策的指引下,海上風電正“乘風破浪”,飛速推進, 黃金賽道已經打開,后續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進來,爭相卡位,尋求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