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沂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臨沂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通知》指出,規劃至2025年,電力裝機總量達到1400萬千瓦左右,年均增長7.2%,其中,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裝機(含抽水蓄能)達到820萬千瓦。到2025年,光伏發電裝機達到520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力爭達到120萬千瓦左右。
風電。按照“科學論證,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開發原則,堅持風電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統一,堅守生態和環保兩條底線,統籌考慮全市風力資源、交通運輸、基本農田、自然保護區、電網接入等影響因素,在落實好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等措施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存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到2025年,風力發電裝機力爭達到120萬千瓦左右。
加快推廣應用儲能技術,以市場應用為導向,推動儲能技術應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納、分布式電力系統、微網以及電力系統和能源互聯網等,積極推廣風光+儲能、風光火儲一體、風光+儲能+充電樁、風光+儲能+制氫等技術融合場景應用,布局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重大儲能示范工程。加強電力體制改革與儲能發展市場機制的協同對接,結合電力市場建設研究形成儲能市場化交易和價格形成機制,支持儲能系統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支持共建共享儲能設施,鼓勵光伏、風電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建設或優先租賃共享儲能設施。
在蘭陵、沂水、河東區等推進以分布式風電、光伏等為主要電源的“智慧微網”建設,與工業、建筑、交通等產業協同發展,實現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大力支持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發展,探索新型能源服務商業模式,推動“互聯網+智慧能源”建設,開展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示范,以能源互聯網、智慧用能和多能互補為發展方向,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綜合能源示范項目。
加強能源建設運行管理,嚴控生態環境影響。能源項目施工建設期間,主要有施工噪聲、施工揚塵、施工廢水、固體廢物、植被破壞等環境影響。能源項目運行期間,風電項目運行會有一定的噪聲及對鳥類遷徙、生存等的影響。
加強能源領域環境治理修復。加強存量風電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和環境修復,降低風機運行噪音和電網電磁輻射等區域性環境影響。
光伏發電。堅持集散并舉、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開展全市光伏重點縣區、鄉鎮、園區建設,加強正面引導,促進分布式光伏與建筑設施融合發展,推動光伏全面走進園區企業、走進公共機構、走進萬家屋頂,重點推進工商業屋頂光伏建設,優先發展“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打造一批具有沂蒙特色的分布式光伏應用樣板。大力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支持新建廠房同步設計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鼓勵由市內國有平臺建設一批同步安裝光伏的標準化廠房,采取平臺+園區+企業廠房等模式,推動區域連片規?;_發。指導沂水等縣區加快推動整縣規模化開發試點工作,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臨沂開發模式”。鼓勵支持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光伏+等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創新利用農村集體未利用地作價入股、利益共享機制。到2025年,光伏發電裝機達到520萬千瓦。
順應太陽能光熱應用規模大、溫度高、熱源多、功能全、領域廣的發展趨勢,培育多層次、多維度、多元化市場需求,推動太陽能光熱利用由生活熱水向供熱制冷擴展、由單機銷售向工程服務擴展、由民用建筑向工業、農林牧漁業和服務業擴展、由低溫應用向中高溫應用擴展。加快推進太陽能供熱制冷技術應用發展,擴大太陽能光熱技術在生產領域應用規模,促進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應用、融合發展。
政策原文如下:
臨沂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臨沂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臨政字〔2022〕46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臨沂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第6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臨沂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