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世界資訊:國內首創!這項光纖監測技術為石油鉆井裝上了“聽診器”

時間:2022-06-24 05:59:47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資料圖】

6月13日,長慶油田在陜北油區開展的一口石油評價井技術攻關試驗,經過連續25天的奮戰,順利完工。綜合數據顯示,實施光纜布設深度3611m,水平段長1100m,高效完成23段壓裂作業,實時光纖監測表明,滑套封隔良好,實現精準改造。

至此,國內首創融合套管外光纖監測技術和可開關固井滑套技術壓裂的中國石油首口水平井攻關試驗取得重要突破,為上游企業開發水平井全生命周期的可視化實時監測,以及智能化調控提供了重要技術參考依據和引領作用。

地處鄂爾多斯盆地的陜北地區頁巖油分布范圍廣,資源量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期以來受上部疊合的注水開發區影響,儲層有效動用和效益開發存在諸多難點,加之在壓裂改造中的裂縫容易與多年注水開發的上部層系溝通串聯,導致裂縫性水淹,水平井出水層段無有效實時監測手段,水平井找水和堵水周期長、難度大,成為制約高效油藏評價的技術瓶頸。

對此,長慶油田結合生產實際,把陜北注水開發疊合區的頁巖油有效動用作為重點攻克目標,最終決定選取有效評價區,首次開展兩項復合技術試驗。

一是在完井階段對水平井套管外預置永久式光纖,就好像給3000m以下的井底裝上了聽診器,通過對壓裂過程和生產過程中溫度、聲波的實時監聽,解釋出水平井各段注入和產出剖面,實現水平井全生命周期內的“精準把脈”。

二是在水平段“甜點”位置,隨套管下入可開關滑套,等于給水平井安裝了多個可控制的“閘門”,打開“閘門”實現壓裂改造,后期根據試采階段的光纖監測結果,對“診斷”出的水淹層段關閉對應滑套,實現水平井控水增油。

針對諸多工程技術難點,長慶油田聯合中油測井、川慶鉆探等相關單位開展多專業攻關。油氣院開展關鍵工藝工具自主研發,精心論證國產化光纜部署方案,細化儲層改造設計和監測方案。陜北石油評價項目組成立“企業專家”攻關團隊,全過程監督指導施工作業的關鍵環節,最終取得重要成果,各項技術指標全優。

這口井的技術突破,為有效動用長慶油田頁巖油資源找準了技術途徑,成為注水疊合區水平井開發的技術新利器,試驗效果戰略意義重大。

關鍵詞: 監測技術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