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目前,國家統計局已公布我國2022年6月光纜產量數據。
數據顯示,6月份,光纜產量達3153.4萬芯公里,同比增長9.4%;1-6月份,光纜累計產量達16516.6萬芯公里,累計增長9.7%。去年同期,光纜產量累計達14004.6萬芯公里。與2021年1-6月相比,同比增長17.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光纜產量累計值為2018年以來的新高(2018年同期為16390.1萬芯公里)。同時,數據也表明從近年低位2019年至今,每年同期的光纜產量呈現出了一個穩固上升的趨勢。
5G技術的規模應用,無疑為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2019年“5G元年”以來,5G、雙千兆建設和新型數據中心建設等成為了我國光纖光纜需求的主要來源。
以今年而言,工信部3月發布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全面覆蓋城市地區和有條件鄉鎮的“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穩妥有序開展5G和千兆光網建設。到2022年底,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4億戶家庭的能力;2022年底,我國5G基站有望突破200萬個,進一步打好網絡基礎。此外,各大運營商升級骨干網的計劃,將催生了大量以G.654.E為代表的超低損耗新型光纖的需求;“東數西算”工程之下新型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增加以各種多模光纖為代表的提供物理連接的光纖需求。
而與往年不同的是,近期中國廣電正式提供5G網絡服務,并于今年6月完成了首次全國性的普通光纜和蝶形光纜集采項目。廣電的加入,使得我國運營商集采總規模進一步擴大,也預示著未來運營商對光纖光纜的需求也將隨之進一步提升。
除了我國網絡建設對光纖光纜形成巨大的需求之外,全球各國政府在近年來,也逐漸重拾對通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5G商用以來,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各國大規模資本開支規劃頻出,海外光纖部署腳步也在逐漸加快。同時,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光纖滲透率較低區域呈現出旺盛的網絡建設需求,也為我國的光纖光纜產品走向海外提供了支撐。
近年來,我國已成全球光纖光纜第一產銷大國,隨著國內市場的穩步前進,布局海外也成為了促進行業利潤增長的“通途”之一。但伴隨著我國光纖光纜產業鏈產品的出口,發生了多起歐美幾國為代表的反傾銷調查事件,這也為國內企業敲響一記警鐘:布局海外時要提高警惕、增強應變力,同時要對國內產業同樣給予足夠關注,穩扎穩打有序開拓市場。當然,海外的反傾銷調查事件也從側面證明了我國企業及子公司在海外日益增長的競爭力,增加品牌自信。因此,對我國光纖光纜及材料行業而言,面對全球多個方向反傾銷勢頭的壓力之時,理性面對、保持緊密溝通,致力于促進保持行業內的穩定協調發展,剔除零和博弈的觀念,是行業企業站穩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大計。
據CRU此前的預測,2022年中國市場的光纖光纜需求達到2.61億芯公里,同比增長6.5%。同時,在5G和千兆光網絡建設規劃下,2021年-2026年,中國的光纜需求量將保持2.9%的年復合增長率;此外,2022年全球所有區域光纖光纜需求均有望增長,全球增速預計將超過8%,2024年的光纖需求總量有望超過6億芯公里。可以預見的是,海內外對光纖光纜的需求,將伴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在近幾年形成較為穩固的增長態勢。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形勢之下,隨著我國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光纜產量處于穩序增長之中;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需求同樣旺盛。海內外不斷增加的市場機會與發展空間,必將引領我國光纖光纜行業在發展之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