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0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紫金港科技城220kV架空線上改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該工程應用了國內最長單段220kV陸地電纜(1715m),該段電纜已于10月3日順利投運。
據介紹,紫金港科技城220kV架空線上改下工程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輸電線路,建成后可為西湖大學、西湖科技經濟園、云谷小鎮等創新科技產業示范區塊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
近年來,大容量、長距離、大截面電纜工程日益增多。杭州供電公司紫金港隧道項目總負責人毛煒介紹,傳統電纜設計分段長度偏短,通常在500m左右,導致電纜接頭數量增多,工程投資也隨之增加。同時,接頭數量的增多導致電纜運行故障概率相應增加。對此,杭州供電公司開展技術攻關,嘗試在地勢相對平坦、路段筆直區域敷設長1715m的電纜,在減少電纜接頭數量的同時降低工程造價,提高電纜運行可靠性。
陸地電纜越長,感應電壓越高,將影響電纜安全運行。為滿足該段1715m電纜安全運行的需求,杭州供電公司經過反復模擬與實驗,提出用“假接頭”技術降低電纜護層感應電壓。“假接頭”技術在完整的整段電纜上人為破出接地引出點,創新應用波峰氬弧焊接技術,降低電纜高溫受損的風險。同時,該公司應用“爪式”接地引出端頭,較常規引出端線接觸面積更大、機械性能更強,提升了大長度電纜的接地可靠性。
“采用‘假接頭’工藝處理后,該段1715m電纜三相環流約為16.2A,接地電阻僅為0.23Ω,符合高壓電纜安全運行標準,驗證了該工藝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電纜敷設作業現場負責人計杭輝說。
據悉,該電纜于今年5月13日完成敷設。長距離單段電纜需要相對平坦的地勢和筆直路徑。該工程G1—G6井之間的隧道為工程唯一長距離水平段,兩只頂管井兩側防火墻的距離為1760米,兩側各預留30米左右的空間制作接頭,由此定制了這一長1715米的特殊電纜。
在此過程中,東方電纜充分利用海纜制造優勢,突破核心技術,將大長度陸纜生產與海纜的制造工藝相結合,成功交付工程所需電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