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逐夢深空 解碼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里的線纜“黑科技”_世界播報

時間:2023-02-17 15:52:46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夢天實驗艙是我國空間站的第三個艙段,也是第二個科學實驗艙,可以支持空間站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自2022年11月30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兩個多月,完成了夢天實驗艙所有機柜的解鎖、設備安裝以及測試,目前已經陸續在開展實驗工作。

作為空間站工程航天技術試驗領域的抓總研制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夢天實驗艙配置了航天基礎試驗機柜(以下簡稱“試驗機柜”),給各類在軌載荷提供機、電、熱、信息等保障條件,支持各類試驗項目在軌滾動實施。該試驗機柜在軌期間,成功開展功能測試和部分載荷試驗,目前產品狀態良好。

試驗機柜的設計壽命為15年,配套近百臺設備。在這期間,試驗載荷需頻繁在軌更替,而不同類型試驗項目的在軌試驗周期又差別很大。如何為試驗載荷提供充足“營養”,同時又方便航天員操作呢?

研制人員通過3D打印生成輕型化的螺旋電纜,在為試驗載荷提供充足配電和信息支持的同時,還可以隨載荷單元將人機操作界面伸出柜體,讓航天員可視、可達地高效操作,堪稱試驗載荷的“生命臍帶”。

為機柜本體和試驗載荷提供充足能源的,是配電子系統。該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直接關系到機柜各試驗裝置的任務成敗和航天員的操作安全。

針對多載荷能量傳輸,研制團隊創新設計理念,不僅滿足集成化和輕量化的設計要求,大幅減少重量和體積,還提高了整個配電子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電連接器和線纜是試驗機柜傳輸數據的基礎。低頻電纜、以太網電纜、總線電纜、螺旋電纜……針對試驗機柜內復雜度極高的電纜設計,研制團隊根據機柜本體結構、設備布局、空間環境等多約束條件,采用分布式配電架構和標準化電纜網設計,實現了最小代價的區域配電以及最小耦合關系的電氣連接。

除此之外,在夢天實驗艙的發射任務中,中國電科23所作為載人航天工程重點配套單位,承擔多項生產配套任務,包括航天電子安裝線、特種螺旋電纜、宇航用氣密封8同軸轉接器、宇航用氣密封同軸連接器、光無源器件等數類典型產品。

據了解,航天電子安裝線具有小規格、輕質量、強度高、耐高低溫、耐輻射等特點,代表型號有AF-250A系列、AF46-200系列、C55系列等產品。

螺旋電纜則用于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之間的對接結構,兼具電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傳輸功能,在極端環境中的拉伸和壓縮狀態下均能保持良好工作狀態。

關鍵詞: 試驗載荷 試驗項目 航天電子 工作狀態 試驗裝置

業界

資訊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