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高郵菱塘回族鄉的紅旗電纜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20余臺自動化編織機正全速運轉,“全部開足馬力,一天可編織40km電纜。”該公司工作人員王仕俊介紹,“這是制成電纜的后道工序,最后再由擠壓機包裹上熱塑料護套,抗干擾電纜便制作完成。”
春日的菱塘處處涌動發展熱潮。行進在菱塘郵天路,道路兩旁挨家挨戶聚集了眾多電線電纜上下游企業。
高郵菱塘回族鄉黨委書記陳燁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起,菱塘圍繞“一根電纜”做文章,經過30多年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遠近聞名的“電纜之鄉”。2006年,曙光電纜成為高郵第一家產銷超10億元的企業,擁有兩條50萬伏超高壓電纜生產線,2015年“新三板”掛牌。
(相關資料圖)
在當地政府以及“領頭羊”企業曙光電纜的帶動和引領下,菱塘電纜產業堅持錯位競爭、多元發展,重點電纜企業基本形成“一廠一品”發展格局。光明公司的船用電纜、亞光公司影視電纜、金鑫公司水密電纜等均在業界獨樹一幟。
去年12月,菱塘回族鄉喜迎工業開票首超百億元,其中電線電纜產業實現開票65億元、入庫稅收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4%、3%,占全部工業開票、全部工業入庫稅收的62%和57%。
目前,菱塘全鄉專業生產電線電纜和為之配套的企業共有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陳燁表示,“一根電纜”支撐百億鄉鎮“半壁江山”,電線電纜無疑成為菱塘全鄉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然而,涉及國計民生的電線電纜工業產品,發展前景雖然廣闊,但存在“大而不強”的短板,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陳燁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制造業、發展實體經濟的‘看家本領’練得更強、更過硬,向科技要效益,靠創新求發展。”
全國兩會剛結束的第二天,菱塘經濟發展局便召集30多家電線電纜企業召開“智改數轉”培訓會,現場的頭腦風暴、經驗交流令紅旗電纜公司總經理陳冠瑜感觸頗深。
“今年年初,鄉里還組織企業家赴南通中天互聯考察,從數字化車間到智能產線,從大數據平臺到AGV搬運系統,可以說自主創新已經嵌入企業發展基因,成為企業搏擊市場的‘通過密碼’”。一從南通回到菱塘,陳冠瑜就開始著手引入AGV搬運系統。
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菱塘每年投入700多萬元用于“智改數轉”。
如今,曙光電纜已實現重點車間產線全流程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紅旗電纜每年投入資金用于信息化改革,實現生產和交易的全流程可溯源;特種電纜產業基地通過與全國多家高校研究院建立合作關系,攻關承荷電纜向光纖電纜轉型中面臨技術瓶頸……
近年來,高郵菱塘回族鄉積極與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累計項目和技改總投入4.2億元,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