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在上海舉辦的車展吸引了大眾目光。除了汽車本身性能的展示,LED燈光、道具等終端展示形式,也為汽車的亮相添了一把柴。
【資料圖】
近期,一家為比亞迪、上汽等車企做終端展示的公司——上海金標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標文化”)要上市了。
金標文化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本次IPO,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000萬股,不超過發行后總股本的25%。公司目標融資5.96億元,計劃分別投向品牌終端形象展示產品智能化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中心及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IPO日報發現,金標文化大部分的業務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得,近幾年的客戶集中度不高。公司近幾年的業績雖然穩定增長,但是毛利率下降、應收賬款的風險也隨之增高。公司的下游汽車行業中,多家車企的汽車銷量出現下滑。
來源:張力 ID: 17192
毛利率下降
2009年,金標文化在上海注冊完成,是一家品牌終端形象展示綜合方案提供商。
從賬面上來看,金標文化這幾年的經營狀況穩定。2020年-2022年(下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77億元、5.23億元和6.8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0.81億元和0.9億元,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持續穩步增長。
金標文化的收入主要來自終端形象展示產品銷售。簡單來說,終端形象展示產品包括LOGO等標識標牌、陳列道具等,通常展示在線下的零售店鋪中。報告期內,其收入金額分別為3.49億元、4.62億元和5.4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2.89%、89.17%和80.18%,貢獻均超過80%,為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經營業績穩定的背后也暗藏隱患,公司的客戶似乎并不穩定,報告期內的前五大客戶,每年都有“新面孔”。正如金標文化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在報告期內積極拓展新客戶,同時受下游行業、品牌終端建設和更新計劃影響,公司服務客戶整體較為分散,客戶集中度較低。
或許和業務拓展的方式有關,商業終端形象展示行業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得客戶資源。報告期內,金標文化招投標的收入占比均超過80%,整個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的狀態。一方面,公司的客戶較為分散;另一方面,部分新進入的競爭者為爭奪客戶資源,往往采用低價競爭手段,行業整體利潤空間遭到擠壓。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13%、30.23%和28.25%,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同時,對標行業內的同期上市公司風語筑和舒華體育,金標文化主營業務的毛利率低于同行。
對此,金標文化解釋稱,由于客戶較為分散,不同客戶所需的產品定制化程度較高,因此原材料采購也較為分散,2022年度的原材料鋁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下降。
應收賬款增長
與此同時,公司應收帳款也有了明顯增加。
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0.58億元、1.01億元和1.85億元,占相應期間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33%、20.45%和28.38%,應收賬款規模增長較快。同時,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下降,報告期內為8.32次/年、6.57次/年和4.77次/年。
除了收入增長帶來應收賬款增加外,金標文化稱因為客戶結構變化、不同公司的結算方式和時點差異等因素也導致了應收賬款增加。
報告期內,比亞迪雖然并非均是公司的應收賬款最大客戶,但始終排在前兩位。2021年末,公司對其的應收賬款為753.3萬,占比12.77%;2022年末,應收帳款增至0.46億,占比24.75%。
按照行業來分,金標文化的下游客戶,汽車行業占比不小。公司來自汽車行業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20年的33.12%,增至2022年的55.96%。如此看來,汽車行業的景氣度影響著金標文化的收入,但汽車行業似乎并不如招股書中描繪得如此光明。
2022年,由于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我國的汽車市場供給端與消費端起伏不定,汽車產業承壓明顯,多家車企出現了銷量下降的情況。例如新能源車品牌比亞迪的2022年銷量快報中,6月共售出約2.7萬輛新能源車,7月為1.7萬輛、8月與7月基本持平,9月銷量為1.4萬輛,11月為1.1萬輛,增長速度下降。
同時,金標文化也存在著不小的內控風險。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許光榮、劉志強、許光陽,三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對公司實施共同控制,合計控制公司85.32%的表決權,且許光榮及許光陽為親屬關系。其中,許光榮任公司董事長,劉志強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許光陽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對此,公司指出,實際控制人可能利用該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日常經營管理權或其他方式,對公司重大經營決策等方面實施重大影響,從而影響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利益。
記者 吳鳴洲 見習記者 楊雪婷
版式 褚念穎
編輯 王瑩
1
2
3
4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臺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