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獨頭蒜,或許不少人都會想起云南大理的紫皮獨頭蒜,但卻不知該獨頭蒜的“源頭”就在成都郫都區和溫江區幾個相鄰的村子里。
(相關資料圖)
4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郫都區德源街道東林村,蒜田里大蒜正豐收,全部收完預計還需10余天。
大蒜豐收
全部收完還需10來天
4月24日,記者來到郫都區德源街道東林村,一下車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大蒜香。在種滿了大蒜的田里,20多個農戶正坐在小板凳上,右手拿著一個特制的小鏟子,朝著大蒜頭下方的泥土一戳,輕輕一翹,左手一提,一顆雞蛋大小的大蒜就被從泥土中挖了出來。“已經收了10來天了。”王大娘一邊埋頭收大蒜,一邊對記者說。
連根帶葉將大蒜挖出來之后,三四十根拴成一把,蒜把整齊地排列在地里,等待被拉走。“大蒜挖出來后,要趕緊拉到大棚里晾起來。”中午11點半,張和平將三輪車開進了大蒜田,站在車斗里有條不紊地接收著四面八方丟過來的蒜把,不多一會兒車斗就已經裝得滿滿當當。
“如果全部收完,大概還需要10來天的時間。”德之源大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果告訴記者,不僅東林村在大面積種植大蒜,旁邊緊挨著的溫江區的幾個村亦是如此,所有村子的大蒜種植面積加起來約有2萬畝,近段時間基本都在收大蒜。
云南紫皮獨頭蒜主要源于成都
豐收的喜悅感染著在場的農民,再過一段時間,他們的大蒜就將被一搶而空。據了解,目前郫都和溫江兩地種植的大蒜品種主要是“紅七星大蒜”,每年可為下游10萬畝左右的種植面積供應蒜種。
“‘紅七星大蒜’是獨頭蒜最主要的一個種源。”陳果告訴記者,“這里的蒜收獲之后作為蒜種主要銷往云南麗江、大理等地,像市場知名度較高的云南大理紫皮獨頭蒜,他們的蒜種主要是郫都、溫江在供應。”
相較于瓣蒜,獨頭蒜有其獨特的優勢。陳果表示:“獨頭蒜蒜型較好,可用于制作黑蒜等特殊產品;此外云南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當地種出來的獨頭蒜在糖分、脆感上都更勝一籌。”
在現場,記者發現,獨頭蒜的蒜種并不是獨頭蒜,而是一種紫皮瓣蒜。陳果告訴記者,是否長成獨頭蒜并非取決于蒜種,而是取決于后天環境。“同樣的蒜種在我們當地種出來會長成瓣蒜,但是到了云南就會長成獨頭蒜。我們的‘紅七星大蒜’在云南種出來的獨蒜率能達到百分之八九十,其他品種可能只有百分之四五十,所以‘紅七星大蒜’在云南很受歡迎。”
作為德之源大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果已經來這里種蒜超過5年時間了。看著合作社先進管理經驗,加之科技種蒜,大大節約了成本,一些合作社外的種植戶也紛紛加盟到了陳果的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吸納農民會員800余名,帶動農戶每年產銷蒜薹3000多噸、年產大蒜1萬余噸,年產值2億余元。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閆曉峰 攝影記者 王勤
編輯 陳怡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