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以來,我國5G+工業互聯網取得了積極進展。打造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工業企業應用5G技術提供服務支撐。在眾多重點行業建設了4000多個項目,有力促進了企業提質、降本、增效。
在近日舉辦的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曹薊光表示,推動5G全連接工廠已然成為“5G+工業互聯網”深入發展的關鍵方向。當下,5G全連接工廠可以在“建網”“聯網”“用網”“護網”等四個方面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從“建網”來看,加快5G網絡、時間敏感網絡、邊緣計算等新型工業網絡設施建設,加速企業內網絡的無線化、扁平化、融合化,充分利用5G網絡“一網到底”的網絡能力,推動企業辦公、生產管理、監控預警、工業控制、物聯等網絡互通。從“聯網”來看,充分激活沉淀在工業各環節、各設備的工業數據,實現工業數據價值的最大化,為企業精細化管理、精準決策提供依據。從“用網”來看,企業針對所處行業特點及生產、運營、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快速普及“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逐步深入工業自動化控制場景,助力產線走向柔性化和智能化。從“護網”來看,構建面向工業企業的多層級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此外,工業互聯網在賦能社會經濟發展上,也扮演者重要角色。一是發動機,構建標準化的新型工業網絡基礎設施,提高生產全要素的全面互聯。二是催化劑,促進工業數據采集、共享和應用,促進協同制造、供應鏈優化,實現數據驅動下的高效協同創新,發揮數據的要素作用。三是加速器,促進工業流程再造,加速推動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的革新。四是孵化器,可以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有利于打破目前被工業巨頭控制的相對封閉的產業體系,有利于自主創新和后發趕超。
曹薊光強調,在未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中,應加速推動新型智能工控創新發展,利用5G-A的技術領先優勢,通過推動5G等新技術與工控系統的融合創新,開辟工控發展新路徑、新空間,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