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社論丨堅持穩中求進,更好統籌短期任務和長期目標

時間:2023-08-10 09:14:3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居高不下,曾一度漲至4.211%,接近去年10月創下的14年來最高點4.231%。此外,在惠譽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后,穆迪又下調美國多家銀行的評級,引發了市場對美國銀行和經濟健康狀況的擔憂。

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美國政府經歷了兩次巨大的財政擴張,一次是在疫情期間實施了4萬多億美元的財政補貼救助計劃,一次是拜登政府推出了3萬多億美元的重建法案,推動經濟與社會轉型,其中1.5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投資,此外,還對半導體、新能源以及電動車等產業進行了補貼。

對美國居民的直接補貼帶來巨大購買力,在供應鏈扭曲的情況下,引發通脹和工資上漲,手里暫時有充足現金的人減緩進入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推動了工資上漲。在勞動力緊張的背景下,基建投資又引起2022年高達39.1萬的建筑職位空缺,以及制造業工人的缺乏。

美國通脹持續高于工資增速,但到了今年6月,工資增速與通脹水平相比,實現了最近26個月以來的“首次同比增長”。7月份時薪比去年同期高出4.4%,但與6月份相比進行年化率計算后,這一數字接近5%。人們似乎對出現“工資-物價”螺旋式上漲并不感到擔心,而是認為繁榮會持續。越來越多的行業要求加薪,比如美國汽車工人工會要求加薪40%,白宮也計劃修改一項規則,以利于參與聯邦項目的建筑工人提高工資。但是,同期美國的生產率并未提升。

看上去繁榮的美國經濟面臨一個挑戰,那就是過去幾年增加了太多聯邦債務,而且通脹導致必須為債務支付更高的利率,為此,美國未來只能被迫實施更高的稅收,高利率和高稅收將影響投資和消費,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人們還在討論,在新增巨額債務時,并沒有減少龐大的福利支出。2022財年,聯邦政府在福利項目上花費了1.19萬億美元,今年則預計有超過2.6萬億美元的新福利項目支出。拜登經濟學既想用補貼刺激制造業投資,又想用福利改善分配,同時也想在競爭中戰勝中國,但積累了太多債務。

現在是美國短期債務周期收緊,以及長期債務周期面臨根本性挑戰疊加的狀態。美國這幾年的經濟繁榮,完全依賴聯邦財政支出支持消費和投資,但利率上漲以及赤字水平限制其繼續擴張下去。與此同時,全球出現去美元化潮流,中國擴大與更多國家的貿易聯系與制造業投資,并開始更多地由人民幣交易。美國雖然加大制造業投資,但卻將成本推到更高,從而令投資者對未來喪失信心??梢钥闯?,美國過于急切地想要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獲勝,但引發了一系列反應,包括債務規模過大、利率居高不下、制造業成本更高以及美元國際地位動搖等問題。

中國經濟在疫情前就開始轉向,即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并驅動科技創新,在控制總體杠桿率穩定的同時,防范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改善分配,擴大以消費為主導的內需。當前,經濟遇到總需求不足的挑戰,以及控制地產和地方債務風險的問題,需要化解風險并擴大內需。

我們應該吸取美國的教訓,在外部競爭壓力下,應該堅持改革和轉型方向,并且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堅持穩中求進,按照自己的節奏,統籌短期任務和長期目標,一張藍圖干到底。應該堅守財政紀律,控制地方債務規模,推動落實以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原則,建立統一大市場。應該減少財政投資,降低行政成本,合理增加社保支出,改善社會分配。我們必須堅守和擴大制造業產業體系的優勢,在推動升級的同時幫助企業更好地國際化。經濟轉型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我們必須以高度的耐心與韌性,戰勝一切挑戰。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