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全國生態日」岑鞏縣:建成一畝油茶林就發展一畝林下經濟

時間:2023-08-14 19:03:10    來源:天眼新聞

岑鞏縣水尾鎮老寨村油茶種植基地。朱光放 攝

近年來,岑鞏縣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一方面,采取“調、改、轉”等多種方式,全面保障油茶產業發展用地;另一方面,按照“建成一畝油茶林就發展一畝林下經濟”的發展思路,通過發展油茶林下經濟,解決油茶產業前期投入高、收益低,農民發展積極性不高、管護主動性不強等問題,油茶基地面積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全縣新造標準示范林5.39萬畝,其中,發展油茶林下種養8988畝、實現產值3034余萬元,同時節約前期除草、施肥等管護成本141.5萬元,實現“以基地養基地、以產業養產業”的良性發展。


(資料圖片)

油茶果。朱光放 攝

經驗做法:

短期用好土地促增收。利用前三年油茶幼林間距大、陽光足等特點,將油茶地進行標準化“開箱”整理,并將土地反租倒包給市場主體種植辣椒、太子參等一年生作物,既節約前期除草、施肥等管護成本,又實現基地增值增收。如在大有異溪、客樓土黃、天馬雷公田等油茶基地套種林下蔬菜2200余畝,今年實現產值720萬元。

中期林下套種保過渡。對3至5年期間逐漸封林,但未達盛產的油茶林,立足抓好土地高效化利用,拓寬管護資金解決渠道。選擇黃精等林下中藥材單品,實施“油茶+林下黃精”套種,利用套種作物解決油茶過渡期管護問題,實現黃精與油茶同步見效,一地多收,持續實現以基地養基地目標。如在水尾老寨、凱本凱府和小寨、天馬干塘和黃土塘、注溪六部屯和中寨、羊橋姚寨等油茶基地套種黃精共3500畝。

長期復合種養增效益。對五年后逐步成林掛果、產量產值逐步提升的油茶林,重點做好撫育、施肥、病蟲害防治、整形修枝,切實管好、養好、護好,確保油茶盛產后長期高產穩產,帶動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同時,積極探索發展林雞、林蜂等產業,著力構建“林下立體復合式種養”產業發展模式。

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姚寨村油茶基地航拍圖。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余歡 李麗

主要成效:

產業規模大幅度提升。2020年以來岑鞏縣新造標準油茶示范林5.39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6.5萬畝,目前全縣油茶林面積達12.1萬畝(其中盛產油茶林4.95萬畝),三年時間實現油茶種植面積翻一倍的目標。2022年,全縣產油茶籽767噸,產值達1073萬元。已建成“油茶+黃精”示范基地5個面積5988畝,推進實施“油茶+辣椒”2300畝、“油茶+中藥材”7488畝,預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704萬元,節約管護成本約660萬元。

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岑鞏縣累計培育“油茶+林下經濟”產業公司3家。發展100畝以上“油茶+黃精”種植大戶23戶,建成100畝以上黃精育苗基地3個,面積400畝,年產黃精良種壯苗400萬株以上;建成黃精加工廠1個,研發出“黃精五寶茶”、黃精飲料、黃精鮮品等系列產品。

產業效益持續性增強。“油茶+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累計勞務用工達10萬人次,為周邊群眾發放勞務費800余萬元。“油茶+林下經濟”還為群眾提供了土地流轉資金及后期效益分紅資金,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高漲。按照岑鞏縣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期末,全縣油茶種植面積將達20萬畝以上,實現人均油茶種植面積達1畝以上、人均林下經濟利用森林面積新增1畝以上,通過“復合經營、一地多收”有效促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 貴州省林業局

編輯 游正蘭

二審 方春英

三審 黃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