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實習生崔源井然 武漢報道
日前,華燦光電(300323.SZ)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華燦光電營收11.36億元,同比減少11.46%;歸母凈利潤-3.64億元,同比減少3281.21%;扣非凈利潤-4.04億元,同比減少168.55%。
(資料圖片)
華燦光電指出,2023年上半年市場復蘇不及預期,公司繼續推動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但產品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由于新產品通過客戶驗證、設備購置等需要一定時間,產能利用率未完全釋放,公司單位成本較高,毛利率水平較低。
“自去年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以來,公司的存貨有所提高,但仍在運營正常范圍內,正在加強存貨管理。”華燦光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提升自身技術和產能轉化能力,盡快實現扭虧為盈的同時,伴隨MicroLED賽道投融資熱度高漲,京東方的入主將推動其與華燦光電在Micro LED產業鏈上的協同。
賽迪智庫顯示領域庫首席研究員耿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興的顯示技術會促進新的終端應用,正如液晶顯示推動了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的發展,柔性OLED帶來了折疊手機的問世。Micro LED作為自發光顯示技術,優勢十分明顯,未來一定會在需要超高分辨、超大面積、高亮環境、透明可視等性能的終端產品上獲得更好應用。”
中報業績承壓
目前,華燦光電主要產品分為LED芯片及外延片產品、藍寶石產品及GaN電力電子器件產品。其中LED芯片及外延片是其核心產品,2022年營收約15.47億元,占總營收的近七成。
由于消費電子市場表現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持續低迷,LED行業經歷一輪“寒冬”。TrendForce集邦咨詢指出,2022年全球LED終端需求明顯下滑,LED照明、LED顯示屏等市場持續低迷,導致上游LED芯片產業產能利用率降低,市場呈現供給過剩,價格持續下跌。2022年全球LED芯片市場產值年減23%,僅27.8億美元。
由此帶來的直接后果是LED芯片廠商普遍面臨高庫存和產能利用率下降,相關企業進入了新一輪的產能調整和消化庫存周期。2023年上半年,華燦光電LED芯片產品、LED襯底片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僅為58.10%、47.52%。截至今年6月末,華燦光電存貨為12.66億元,期初則為13.85億元。
不僅如此,由于傳統低端照明、傳統背光和傳統顯示屏領域技術門檻低,眾多中小廠家進入后,通過低價策略搶奪市場,導致傳統三大市場產品價格快速下滑,間接影響了上游企業的業績。
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華燦光電LED芯片產品、LED襯底片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94%和-32.56%。其中,LED芯片業務銷售量同比增加33.99%,但銷售收入同比降低6.74%;LED襯底片業務銷售量同比降低27.86%,銷售收入同比降低54.81%。
不得不提的是,報告期內,華燦光電其他產品實現營收3.93億元,同比增長3.14%,毛利率同比增長0.77個百分點。
公司指出,其中GaN產品將主要面向移動消費電子終端快速充電器、其他電源設備、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器中心、通信及汽車應用等領域。目前已完成650V GaN on Si for D-mode&E-mode的外延片出樣。650V GaN器件產品已完成小批量出樣和測試,符合高頻AC/DC PD 65W快充應用。
浙商證券分析師施毅指出,氮化鎵(GaN)器件在國內市場的應用呈快速增長趨勢,伴隨5G通信和消費電子業務的確定性增長、新能源賽道與數據中心的集中爆發,氮化鎵器件將在未來3至5年迎來“放量提價”的機遇。
逐鹿MLED賽道
當前,華燦光電的首要任務仍是提升自身技術和產能轉化能力,扭虧為盈。
對此,華燦光電曾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將主動加大產品結構升級,進一步降低低端傳統通用LED照明產品,在Mini LED、車用LED、植物照明等高附加值產品方向,提升產品的綜合毛利率。
耿怡指出,高端背光、植物照明以及車用LED都是LED產品重要的應用領域,這些細分市場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高端背光要進一步降低成本,拉開與傳統LED背光的競爭距離。植物照明方面,更加節能環保和完善的體系建設是其主要發展方向。車用LED方面,已經有LED車燈和Micro LED顯示屏出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仍是持續降低成本和提升可靠性。”
與此同時,華燦光電持續推動Micro LED產能的擴建。7月31日,華燦光電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基地項目開工。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項目產品為Micro LED晶圓和像素器件,建成后將形成年產Micro LED晶圓5.88萬片組、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00kk顆的生產能力,主要面向超大和超小尺寸的高清顯示場景,用于大尺寸商用顯示、AR/VR頭戴式顯示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等應用領域。
“當下顯示產業正從產能競爭向性能競爭轉變。”耿怡認為,除了作為顯示器件以外,Mini LED作為背光源可以極大程度提升液晶屏幕的顯示效果,同時還可以消化現有TFT產線產能,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根據萬象智庫數據,2022年Mini&Micro LED產業鏈投融資涉及40家以上企業,共計813億元融資資金。2023年以來,Micro LED產業鏈上的觀海微、創維集團、昇印光電、Mojo Vision、VueReal、科韻激光、雷鳥創新、小派科技、立琻半導體、JBD、麥沄顯示等企業先后完成不同規模的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迪顯咨詢指出,面板廠依托其現金流優勢,強有力的研發投入,以及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將助推LED顯示產業進入“再造時代”,加速Mini&Micro LED進程。
前不久,華燦光電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引入京東方作為控股股東,Micro LED芯片是后者面板業務的核心資材,此舉被認為是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擴張Micro LED產業鏈的重要落子。2022年,京東方MLED業務實現營收約8.47億元,同比增長約84.79%。
不過自2021年以來,面板行業因需求萎靡、產能過剩、周期下行等多重因素陷入低迷。2021年6月開始,面板價格逐漸下跌,至2022年年末觸底。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整體面板出貨面積同比下降7%,出貨量同比下降超過8%。Omdia4Q22《大尺寸顯示面板市場市場追蹤報告》則指出,2022年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片數年同比下降8.2%,出貨面積年同比下降3.1%。
對此,耿怡認為,MLED在技術路線和產業體系方面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晉玩家,需要在其中找到發力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