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今年首場發布會一一回應經濟熱點問題。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2022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抓緊出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及時研究提出振作工業運行的針對性措施。
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那么,2022年發改委首場新聞發布會具體展示了哪些“施工圖”?釋放了什么信號?
宏觀調控突出“穩字當頭”
以GDP數據為例,2021年我國GDP達到114.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總量折合約17.7萬億美元,考慮匯率升值因素,增量達到3萬億美元,仍是世界經濟恢復發展的最大貢獻國,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加速提升,人均GDP達到12551美元,預計超過全球人均GDP水平,與高收入經濟體門檻進一步接近。
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撐,其中宏觀調控尤其重要。對此,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宏觀調控方面重點要把握好三點內容,包括突出穩字當頭,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政策統籌協調,形成穩增長合力以及經濟平穩開局,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主要還是釋放“穩”的信號,一方面我國經濟韌性足,市場潛力大;另一方面國內宏觀政策空間仍大,調控政策儲備足,國內可以針對內需與工業運行情況,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展望2022年經濟走勢,袁達指出,總的來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改委對實現一季度平穩開局、保持全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充滿信心。
袁達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圍繞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精準實施更大力度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切實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袁達強調,要強化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和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環保、改革等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做好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政策的有效銜接。各項政策出臺前都要做好評估分析,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要積極推進,有收縮效應的政策要慎重出臺。
多措并舉穩投資促消費
瞄準擴內需,促進投資與消費的系列政策將協同發力。在穩投資方面,袁達介紹,2022年將從五方面切實做好投資工作。
一是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繼續推進交通、能源、水利、農業、環保、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
二是扎實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細化工程項目清單,根據項目特點明確可衡量、可考核的具體任務。
三是著力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有序推動東部地區產業向具有資源、勞動力優勢的中西部地區轉移。
四是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加快下達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五是進一步促進社會投資。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創新舉措。
在促消費方面,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促消費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以及新政策進一步出臺,消費將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
下一步,一是提質量,優化消費供給。推動打造內容豐富、品質精良、結構合理的高質量消費供給體系,引導企業增加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供給。二是增能力,提升消費意愿。適時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體系,增加居民收入與減負并舉,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互促共進機制,以城鄉居民收入普遍增長支撐消費持續擴大。三是拓空間,釋放消費潛力。四是強監管,優化消費環境。
中小微企業紓困繼續
“大方向”已定,“小微”也不能忽略。
保企業就是保就業、保民生。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問題,部分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影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助企紓困的系列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保證宏觀經濟平穩開局,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同樣是重點。一直以來,中小微企業都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但新冠疫情的常態化加劇了部分民營企業的生存難度,過去一年里,我國也采取了多項幫助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負、降低融資難度的措施。
2021年,國家發改委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大力推廣“信易貸”模式,建成運行了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即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充分挖掘信用信息價值,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著力紓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袁達表示,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通過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累計發放貸款超過7萬億元。同時,積極配合金融管理部門,延長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實施期限,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持續加大金融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大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支持力度,重點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包括著力解決好民營企業在產權保護、招投標、市場準入、融資支持等領域存在的典型問題;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制定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舉措,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增量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深入推進實施公平競爭政策,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