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業界 >  >> 
關注: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服務新區發展五年發展紀實

時間:2022-04-08 16:21:06    來源: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對一座城市而言

五年意味著什么?

可能是一座地標建筑拔地而起

可能是一條跨區高鐵穿城而過

可能是一片居民新區盎然初生

……

而這一切都被賦予N倍加速度

投射在北京向南百公里的雄安新區

五歲雄安,快慢有章。駐足回望2017年4月1日,過電影般穿越五年時光映像,雄安的誕生、成長、舒展、綻放,濃縮了一個大國的新理念、新視野、新格局。就像人們常說的,這是中國城市未來的樣子。而電力,無疑是解剖“未來”的絕佳角度。

未來,是美好遐想,可能很遠;但在雄安,未來已來,觸手可及。電流的速度追得上雄安一日千里的魄力,電子的粒度足以組合出任何超乎想象的美感,電能的溫度能夠熔鑄人與物、新與舊、我們與世界的嶄新連接。

電力流轉中,一座城市有了靈氣,一段故事有了支點,雄安從春天向我們走來。

最快的速度也是發展的智慧

初春的雄安天朗氣清,規劃藍圖中的一片片綠地、一座座建筑已逐一落筆,新區的畫卷慢慢熱鬧起來。

站在新落成的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廣場,石質日晷“時間之眼”與紅墻飛檐的會展中心主體演繹著動人的東方美學。這里是新區首個城市建筑群,部分北京非首都功能已在這里流暢承接。于疫情中動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雄安理念并未因建設速度的要求而稍有放松。

在這里,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建成了“雙花瓣”高可靠供電示范工程,充分借鑒新加坡、東京等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建設經驗,供電可靠超過99.9999%,也就是說年均停電時間小于21秒。

回顧過去五年,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的小樓里總是亮著夜燈,電網建設者們的步伐總是急促著、奔跑著。

快一點,是為了早日理清“千年大計”的實現路徑。

于是我們看到,《河北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起筆不凡,《雄安新區電網建設行動方案》描摹入骨,雄安電網“1+9+N+1”規劃體系承接有序,各片區、各組團控詳規中落點精確,“1+3+1+1”電網設計、建設、運行等標準體系科學詳盡……

快一點,是為了早日架起“千秋之城”的動力經脈。

于是我們看到,26項35千伏及以上電網工程按期開工,3200余公里各電壓等級線路新建完成,58座開關站建設完畢,234個配電室實現送電,容東安置區3.5萬塊表計安裝到位,6.05萬戶“煤改電”任務圓滿收官……

快的不只是電力建設本身,新區建設沒有一項離得開電。

為了提高辦電效率,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成立“獲得電力馬上辦”辦公室,在電力線路遷改、施工電源保障、電網規劃支撐、客戶配套工程、辦電服務保障5個方面制訂15項舉措。為了壓減辦電流程,該公司與新區政務臺打通數據渠道,實現38項證件實時共享,推動客戶辦電“一證受理”,實現小微企業辦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

規劃先行,謀定后動;電力先行,一快百快。雄安新區的最快速度,也是未來城市茁壯生長的智慧。

最新的科技更是生活的律動

2020年9月4日,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一臺數字人民充電樁樣機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研究所展臺上首度公開亮相,吸引了大批專家和來賓的注意。

這場跨界合作由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中國銀行、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技術成果“數字人民充電樁”已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停車場投入使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給電動汽車和充電樁分別加裝“數字錢包”,實現充電過程中的自動、安全、無感繳費。

數字人民智能合約賦能光伏結算、所有營業網點數字人民繳費全覆蓋……當數字人民還是大多數人頭腦中的模糊概念時,它與電力結合的一個個應用場景已在雄安落地開花。而這也代表了高質量建設的雄安電網最鮮明的態度:無創新不雄安、無變革不突破。

在雄安,每一處與電相關的角落,都能為你開啟充滿科技感的生活體驗。

走進容東片區體育公園,綠植小道間隱約傳來悅耳的蟲鳴鳥叫聲,仔細尋找卻不見出處。原來這里是雄安劇村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的壓力發電步道體驗區,步道通過壓電陶瓷收集游客行走過程中產生的電力,轉換為自然樂律,并在步道上方的顯示屏上顯示步道的發電量和碳減排量。眼前、耳邊的有趣互動轉化為游客腳下的動力,綠色用電理念就這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你可能想象不到,這個像街邊花園一樣的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里還“隱藏”著一座集220千伏變電站。看不到傳統變電站的鋼筋水泥,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花園廣場和錯落有致的綠丘景觀。除了休閑健身,你還可以在這里的7×24小時電力驛站完成全自助式的業務辦理,讓機器人幫你的電動汽車自動泊車、自動充電,甚至享受一杯咖啡的閑適。

未來之城的電網作為基礎設施,不再以高聳的網架、龐大的機箱彰顯自身的存在,而電力服務作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反而如空氣般隨時隨地陪伴在人們身邊。科技讓電離城市更遠,離生活更

最美的綠色才是我們的家園

在亞洲最大高鐵站雄安站,每天數十趟列車進站出站,聯通著人員與經濟的活力。站房屋頂上的4.2萬方米光伏板,每年為高鐵站提供580萬千瓦時清潔電力供應,陽光與電能交互轉化的同時,一筆筆“碳資產”也實現了全球貿易。

2021年7月,國網雄安綜合能源公司與澳大利亞YNIWM公司簽署完成《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I-REC)項目購買協議》,將雄安高鐵站屋頂光伏發電項目67.5萬千瓦時上網發電量形成的碳資產出售給對方,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約465噸,成為雄安新區首筆國際綠證業務。

綠證全球走,“碳資產”家底也能算得清。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建成國內首家“碳監測臺”,通過“以電測碳”,實現全行業全口徑碳排放在線監測,可對河北省63個主要行業碳排放的分鐘級監測,工業監測準確率達到95%以上。

現代城市因低碳更高效,傳統的水鄉圖景也被綠電擦亮。

九河下梢,被譽為“華北之腎”的白洋淀里,數島環繞形成了淀里唯一一個不通陸路的純水區村——王家寨。2021年,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通過智能微網建設,則讓份獨具特色的水鄉風情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

風、光、電、儲多元能源供給為“煤改電”后的王家寨供應充足能源,村級、鄰里級、家庭級三級微網組成柔組網,全村最長可連續離網運行38小時,鄰里級微網365天不間斷供電。100%的終端電能消費占比和分布式能源消納率讓白洋淀的水更清、天更藍,也讓王家寨游客更多、日子更紅火。

根據《雄安新區電力專項規劃》,到2035年,雄安電網將成為世界首個全時段100%清潔電能供應的城市電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將超過50%,本地風、光、生物質、地熱等各類清潔能源將實現100%消納。

來到2022年4月的雄安,我們知道這一目標已不遙遠;我們更知道,心中的家園將通向何方。

世界看中國,未來看雄安。

關鍵詞: 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 國網雄安綜合能源公司 可再生能源 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