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業界 >  >> 
展望2035年,廣東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

時間:2022-04-14 15:36:34    來源:國際能源網

4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展望2035年,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進展。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以內,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爭取提升至40%左右。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本 達到世界先進水,能源科技創新取得較大突破,形成新興能源產業體系,助力加快碳中和進程,高水建成國內領先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結構更加優化。清潔能源逐步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天然氣消費持續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32%以上。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提高至49%左右。電氣化水顯著提升,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8%左右。

能源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堅持新能源項目開發和龍頭企業帶動、技術創新引領,推進能源產業集聚發展,大力發展先進核能、 海上風電、 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差異化布局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7300億元,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推動項目集中連片開發利用,打造粵東、粵西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十四五" 時期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700萬千瓦。

適度發展陸上風電。結合資源條件,適度開發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地區的陸上風電項目,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十四五"時期新增陸上風電裝機容量約300萬千瓦。

積極發展光伏發電。大力提升光伏發電規模,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并舉,因地制宜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積極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鼓勵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動光伏在交通、通信、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多場景應用。“十四五”時期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2000萬千瓦。

培育能源消費新業態、 新模式。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發揮負荷側調節能力,推動能源就地清潔生產和就消納,提高源網荷儲協調互濟能力,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在城市商業區、綜合體、居民區,依托光伏發電、微電網和充電基礎設施等,開展園區 (居民區) 級源網荷儲一 體化建設。在工業負荷大、新能源條件好的地區,支持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接入消納,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穩妥實施 “風光火 (儲) 一體化”,鼓勵 “風光水 (儲) 一體化” “風光儲一體化”,利用綜合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實施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有力推進區域能源消費的低碳化。開展滿足多元化能源生產和消費需求的綜合能源服務,引導用戶優化用能模式,探索能源需求側管理、主動需求響應、虛擬電廠、電動汽車靈活充電及 V2G等面向終端用能的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社會綜合能效水

關鍵詞: 陸上風電 海上風電 分散式風電 廣東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