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業界 >  >> 
超超臨界發電概念股贛能股份3連板 火電占比96%加碼“超超臨界”發電

時間:2022-06-10 08:49:20    來源:長江商報

超超臨界發電概念股贛能股份(000899.SZ)3連板后,又迎利好。

6月8日,贛能股份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江投集團聯合體獲得贛縣抽水蓄能項目的開發權,裝機容量1200MW。公告提到,在項目核準后,江投集團有權將其持有的項目公司股權轉讓給贛能股份。

贛能股份主營業務火力、水力發電及新能源發電等。2021年其火電發電量占比96%,在煤炭價格上漲影響發電成本飆升下,公司凈利潤出現年來罕見虧損。

日,受益于旗下豐電三期項目的超超臨界發電概念,贛能股份實現3連板。水電裝機增長及豐電三期項目投產,贛能股份或將有效減少發電成本。

水電裝機或增10倍至1100MW

6月8日,贛能股份發布公告稱,2022年3月,江投集團與華東院聯合體中標成為贛縣抽水蓄能項目投資主體,項目總投資75億元,裝機容量為1200MW(4×300MW)。

電站主要由上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系統、下水庫及地面開關站等建筑物組成。此前,江投集團、華東院與贛縣區人民政府簽訂贛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安排,江投集團擬與華東院成立合資公司推進項目前期工作。

合資公司江投集團和華東院各出資1億元,分別占比50%。贛縣抽水蓄能項目獲得核準后,雙方以增資擴股形式對項目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后,江投集團持股90%,華東院持股10%。

江投集團表示,在項目核準后,其或許會將持有的合資公司股權轉讓至贛能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贛能股份成立于1997年,主營業務為火力、水力發電及新能源發電。2021年報顯示,贛能股份已由傳統能源發電企業向發電、售電、綜合能源服務多輪驅動的綜合型電力企業轉型。

截至2021年末,贛能股份所屬已投產運營的火電裝機規模1400MV,水電裝機規模100MW,光伏發電裝機規模78.4MW,合計裝機規模1578.4MW。值得一提的是,另公司受托管理江投集團下轄江西東津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裝機規模為60MW。

上述贛縣抽水蓄能項目建成后,贛能股份的水電裝機規模將增10倍至1100MW,總裝機將增加至2578.4MW。

押注2000MW超超臨界發電機組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7日以來,贛能股份因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概念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6月9日早盤封住漲停后,尾盤炸板,截至收盤贛能股份跌2.20%,報收6.66元/股。

而引發股價上漲的因素,即為贛能股份火電廠豐城三期發電廠(簡稱“豐電三期項目”)設計裝機容量為2000MW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

據了解,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是一種燃煤發電技術,其目的是進一步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技術研發已進入第四階段,即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對于該技術,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日講話中,數次提到“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并表示,中國在這項技術上已經有15年的布局研發,目前處于全球先進水

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和示范工程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約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26%。

而贛能股份設計裝機容量為2000MW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即是該技術的落地應用。

贛能股份在年報中表示,截至2021年末,豐電三期項目#7、#8號機組鍋爐受熱面吊裝、機組除氧煤倉間封頂、發電機定子吊裝、冷卻塔筒壁混凝土澆筑、鍋爐水壓試驗和機汽輪機扣蓋等重要節點工作正按計劃順利推進,總體形象進度已完成60%。

按照建設進度,贛能股份預計2022年上半年將會有一臺機組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因建設豐電三期項目需要投入資金大幅增加,2021年贛能股份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17億元和15.98億元,同比變動為-369.28%、986.47%。

2021年年報顯示,贛能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凈利潤-2.48億元,同比變動0.84%、-178.30%。

這是贛能股份五年來,第一次出現凈利潤為負。對此,贛能股份在年報中解釋,主要是受煤炭價格上漲影響發電成本增長,導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增收不增利,凈利潤虧損101.50萬元,同比下滑103.75%。

據了解,2021年贛能股份累計完成發電量71.70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發電量68.67億千瓦時,占比為95.77%。與此同時,贛能股份無煤炭資源儲備,且江西省內煤炭產量較低,公司煤炭主要依靠外省采購。

豐電三期項目投產后,能效的提高或助贛能股份減少發電成本。(見記者潘瑞冬)

關鍵詞: 超超臨界發電概念股 贛能股份3連板 火電占比 加碼超超臨界發電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