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纜網訊】日前,據俄媒爆料稱,在8月10日午夜對俄煤炭禁運生效前,德國、波蘭等歐盟國家大舉購入俄羅斯煤炭。數據顯示,3到5月,歐盟成員國進口俄羅斯煤炭較去年增加28%,平均成交價格增長近3倍。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就一直陷入“能源荒”中。為了應對天然氣中斷危機,歐洲多國在度過了一個瑟瑟發抖的冬天后,決定走上煤電“回頭路”。且不說這對歐盟一直堅持的發展“綠色能源”是多大的打擊。本以為隨著天氣變暖,用電量下降,各國對動力煤可以該開采的開采,該囤貨的囤貨,從而避免這個冬天再度能源緊缺。
可惜天公不作美,天氣確實是越來越暖和,但還沒入夏,就暖和過頭了!不僅民眾用于降溫的電力需求居高不下,高溫還導致了水位下降、風力減弱,水力發電站和風電站的出力都下降了!
這下別說囤貨了,再加上水位下降可能導致的航運中斷,煤電站能不能有足夠的燃料都快成為問題了。
本來在歐洲各國決定重啟煤電的時候,由于各國爭先恐后地采購煤炭,導致該地區的煤炭價格在短短一周之內上漲了47%。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對俄煤炭禁運令生效日期的逐漸臨近,各國對于煤炭的“哄搶”再度拉高了煤炭價格,而作為供應最方便的俄羅斯煤炭,就這樣趕在禁令生效前再度漲了一波“身價”。
不過,目前歐盟正加大力度從南非等國加大煤炭采購力度(這個劇情是不是很眼熟?),且不說這些“遠水”能不能解歐洲的“近渴”,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的煤價可能又要再漲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