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歲月、流金時光,跨越巔峰、振翅翱翔。每一份堅持的背后,都承載著隴南輸電人的夢想。十年來,國網甘肅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運維人員不忘初心,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擔當、奉獻的精神,積極推動各項輸電運檢工作,以責任和擔當筑牢線路安全屏障。
夯基固魂 奏響線路運維的堅韌之歌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輸電線路是連通萬家燈火的琴弦,一條條輸電大通道如巨龍般橫貫于山地,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如果說分布在街角巷尾百姓家中的配電線路是隴南電網的“毛細血管”,那么電網鐵塔高高撐起的11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就是電力供應的“大動脈”,一塔一線連通了萬家燈火的琴弦。
2012年,隴南輸電運檢中心所轄線路35條,共801.146公里,當時隴南主網的網架結構還較薄弱,輸電線路最高電壓等級為110千伏。
2016年,蘭渝鐵路作為連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鐵路干線,隴南段供電工程先后涉及10個單項輸電工程。隨著110千伏武桔牽一二線、階兩牽一二線、武階一二回等351.082公里輸電線路先后投運,為蘭渝電氣化鐵路供電提供了保障。
2018年12月,隴南主網設備屬地化改革的落地,輸電運檢中心共劃轉330千伏輸電線路7條411.69公里,220千伏輸電線路4條200.666公里,輸電線路合計612.356公里。新建330千伏曬金變電站至330千伏銀杏變電站雙回路架空線路,曬杏一線線路全長76.702公里、曬杏二線線路全長75.333公里,全線共有鐵塔345基,2019年8月19日投產運行。
時間見證了隴南輸電線路發展,截至2022年9月,隴南輸電運檢中心所轄線路87條,共2535.677公里,輸電線路最高電壓等級為33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網架持續完善,隴南區域電網結構不斷優化,輸電技術持續創新,為隴南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建引領 奏響安全生產的先鋒之歌
“荒山野嶺苦作業,風餐露宿無所懼;鐵塔電線做伙伴,月夜收工身影寒。”這是輸電運檢人員的真實寫照。大山深處有鐵塔的地方就有輸電人的足跡。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正是這樣一支行走在深山中的隊伍。
檢修現場時刻離不開黨員的身影,他們身先士卒,奮戰一線,在黨員的感召下,運維人員緊隨其后,共同守護好電力生命線。“這是咱們首次對330千伏線路進行檢修,一定要抓住機會,多看多學習。”2019年4月15日,輸電運檢中心黨員秦國勝對首次參加330千伏線路檢修的工作人員馬小東囑咐道。
2021年4月,330千伏天成線檢修期間,天空下著小雨,受地形影響送絕緣子任務異常艱巨。本著“攻堅克難,決不能耽擱檢修進度”的決心,以輸電運檢中心負責人和黨支部書記為首組成的“黨員小分隊”,帶領人員完成檢修任務。2021年5月1日至5月5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結合春檢工作,對330千伏曬都一二線進行全面體檢。在此次保電特巡工作中,輸電運檢中心黨支部書記和負責人等也都成了巡線人員,貢獻著自己作為黨員干部的一份力量,他們帶領10余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了黨員特巡先鋒隊,舍棄了“五一”假期,克服種種攻難,面對武都境內復雜的線路地形,頂著30℃的炙烤尋路,毅然堅守在保電特巡的第一線,完成曬都一二線巡視150基,用默默奉獻的堅守,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隴南賦能。
十年來,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相繼完成了2012年“5.14”岷縣暴洪災害救援搶險和2020年宕昌境內“8.6”、隴南“8.14”暴雨天氣抗洪搶險救災任務,完成2019至2022年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8月,馳援四川廣元通道聯巡,守護隴電送川“大動脈”;圓滿完成了“黨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保電、中高考等數十次重要保電任務。
科技領航 奏響數字轉型的創新之歌
隴南電網巡檢大部分采用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即人工沿線行走及登塔,借助望遠鏡、照相機或攝像機等對線路隱患進行排查。2018年,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從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到引進無人機、電網異物清除器——“激光炮”、紅外測溫儀等先進技術產品,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無人機的巡檢頻次,將無人機和人工移動巡檢技術有機融合,為輸電線路“三維”建模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完成了公司無人機工作室建設,無人機工作室現有無人機17架,其中四旋翼16架、六旋翼1架。
2018年,該公司首次利用電網激光異物處理儀消除35千伏支店線泥陽段存在的安全隱患;2019年,首次利用無人機參與330千伏曬杏一二線、110千伏杏成一二線的竣工驗收工作;2020年11月26日14點30分,在330千伏天成線上實現無人機自主智能巡檢;2021年,利用無人機完成330千伏輸電線路實現全方位的線路通道安全管控。同時,該公司利用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系統,開展線路走廊高精度激光點云影響數據采集,完成了5條330千伏、2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共計340公里點云三維實景建模。
2022年,國網隴南供電公司實現110千伏成東線無人機智能驗電輔助掛拆接地線裝置測試,使用M300RTK無人機搭載L1激光雷達對110千伏武桔牽一線全線自主開展“點云”數據采集及三維建模工作。在330千伏曬都一線045號塔,成功利用小飛人開展帶電作業。
科技領航,輸電線路巡檢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標志著隴南電網實現了從“人工機巡”向“自主機巡”的突破。預計到2022年底,隴南境內重要線路將全面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
智能監控 奏響核心班組的自主之歌
“以前遇到惡劣天氣,我們不能準確判定線路實時運行狀況,現在我們24小時不間斷監控,發現線路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反饋,真是太方便了……”2021年11月6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李超剛說。
2021年,輸電運檢中心成立監控中心,利用各種視頻監測在線裝置,集信息采集、研判、預警功能于一體,能24小時在線監測線路覆冰裝置、光纖覆冰監測、視頻微拍裝置、微氣象等數據信息,實時監測線路運行情況。2022年,監控中心與機巡管控中心相結合,引用RPA機器人科技賦能助力基層減負增效。
為深入貫徹國家電網公司戰略目標和“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加快構建現代設備管理體系,積極落實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關于加強設備運檢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的相關要求,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做實做強做優基層班組,按照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設備部統一安排部署,結合2022年輸電運檢中心春檢工作方案,4月23日至4月26日,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組織精兵強將完成了110千伏成東線053號鐵塔組立及導地線展放自主實施,鍛煉檢修隊伍。
下一步,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將不斷提升班組核心業務能力,確保各班組核心業務“自己干”“干的精”和作業現場“干得了”“管得住”,進一步夯實本質安全、提升運維質效,逐步打造“作業自主、安全可控、技能過硬、創新高效”的輸電運檢中心全業務核心班組,為隴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一根根銀線,是連通萬家燈火的琴弦;一座座鐵塔,是電網人進取的豐碑。隴南綿延的崇山頂峰,輸電鐵塔作為一個個節點串起了隴南電網的大動脈,每座鐵塔下都上演著一個個一線員工呵護電網安全的動人故事,他們用心血和汗水為隴南電網筑起安全防線,為隴南城市發展貢獻力量。(馬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