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電纜網訊】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城市對電力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用地制約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越來越多的城市地下變電站應運而生。9月29日,位于武漢市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域綠地國際金融城的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投產送電。該站是華中地區第一座220千伏地下新一代智能化變電站,采取電網與政府、綠地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模式,也是武漢市政企合作模式下建成的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
220千伏徐東地下變電站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地面建筑面積772平方米,整體建筑分為地下三層、地面一層,基坑開挖深度20米,建筑地下面積9720平方米,新建電纜隧道全長7.6公里,建成投產變電容量72萬千伏安,所采用的小型化電氣設備、主變水冷系統、智能巡檢、一健順控、智能滅火等多項技術均為國內領先,華中第一。該站充分貫徹環境友好的建設理念:變電站地面建筑采用集中布置,統一納入綠地國際金融城景觀系統,與城市建筑有機融合;選用小型化設備,有效節省用地面積,深入城市負荷中心發揮作用:將主設備全部布置于地下,減小噪音:變電站進、出線采取全電纜敷設方式,充分釋放城市空間。投運后,將滿足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域未來15年規劃發展的供電需要,提高武昌北部中心城區供電可靠性。
2019年底,武漢開啟一流城市電網建設,武漢市政府與國網湖北電力一體協同,全國首創“先土建、后電氣”的電網建設政企共建模式。今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啟動“電網建設大會戰”,1月至9月,已完成14項輸變電工程,為武漢電網增加了177萬千伏安的容量,年底前,還將完成11項輸變電工程,新增供電容量228萬千伏安,預計2022年全年新增變電容量將達405萬千伏安,供電容量同比增幅超過12%,相當于“再造”一個光谷電網的容量。
據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介紹,武漢電網錨定“33621”發展目標,將利用三年時間,推進3項特高壓靠城、3項超高壓進城項目。本項目的建設,是適應武漢市城市空間拓展和城市空間格局調整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目標到2025年,武漢電網總容量從3677萬千伏安提升至6000萬千伏安,累計投產變電站100座以上,滿足武漢電網高質量發展和武漢經濟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