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剛下過大雪的伊犁河畔,氣溫低至零下16攝氏度,國網伊犁伊河供電公司的黨員服務隊隊員來到伊犁悅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里,為水產養殖安全可靠用電提供上門服務。
室外連片的池塘邊,伊犁悅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管小平正在用鐵棍敲擊著水池中的冰面,只見一條條裸腹鱘魚在水池中快速穿梭游動起來。
“平日里不擔心水溫,但降溫天就得做好各類數據的檢測登記,適時進行調整,所以這電加熱水泵是關鍵。”管小平一邊測量著池塘內的水溫和溫室拱棚內的溫度,一邊對國網伊犁伊河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說。
伊犁河畔擁有得天獨厚的水產養殖自然條件、水質較清,且PH值和硬度都符合養殖要求。2020年4月份,管小平的養殖基地迎來了一批來自四川的“新成員”——裸腹鱘魚。但是人工養殖對水環境的要求較高,最適合鱘魚生存的水溫是夏季20至24攝氏度,秋冬季節氣溫較低,水溫也不能低于4至6攝氏度,水要24小時不間斷地加熱循環,水池一天至少清理一次,這些都離不開穩定的電力支持。
2020年5月,國網伊犁伊河供電公司投資53.3萬元,對養殖基地附近的10千伏金龍三線博斯坦支線進行升級改造,伊犁河畔博斯坦村的供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養殖基地也有了穩定的電力保障。
國網伊犁伊河供電公司還將供電服務貫穿至養殖基地的選苗、培育等各個環節,定期組織人員幫助排查用電設備運行情況,消除用電隱患。
目前,管小平的水產品養殖基地占地600余平方米,有室內室外養殖池20余個,年供應市場螃蟹、蝦、鱘魚等產品上萬斤,吸納了眾多周邊縣市乃至疆內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購買,成為了伊犁河畔鄉村振興道路上可持續、有“錢景”的特色產業。
新年新氣象,管小平心里始終有一個想法:“去年受疫情影響,我的很多計劃都擱置了。今年,我想拆除拱棚,實現工廠化養殖,吸引更多群眾加入水產養殖,共同實現增收致富。”(白玉、楊穎)
信息來源:國網伊犁伊河供電有限責任公司
關鍵詞: 國網伊犁伊河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