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天天微資訊!廣州構建氫能產業鏈 提升生產和消費能力

時間:2022-09-28 09:56:31    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

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

持續優化能源結構


(相關資料圖)

提升氫能生產和消費能力。依托廣州石化氫氣生產能力,建設燃料電池供氫中心;支持煤電企業發展煤炭分級清潔燃燒及制氫、熱電聯產企業發展甲醇熱解制氫等項目,推動華潤潤州電廠制氫及加氫站項目、廣州供電局黃埔氫電一體化低碳示范項目、珠江電廠制氫站等一批氫能制備項目建設。加快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和主體開展加氫站示范建設,支持制氫加氫一體站,加氫加油合建站等綜合能源站建設。“十四五”期間,建設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等氫能制備項目4個,累計建設加氫站約50座。加快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專用車、公交車、環衛車示范運營,推廣氫能及燃料電池在電力、熱力等領域應用,加快探索氫能在軌道交通、無人機、通信移動基站等領域應用。至“十四五”時期末,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商業化應用達千輛級規模,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物流等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建設綠色氫電綜合調峰電站4座。

專欄6 廣州市能源結構優化重點項目

氫能:廣州南沙小虎島氫電智慧能源站、綠色氫電綜合調峰站、廣州氫電一體化低碳示范項目、廣州供電局氫能創新研發實驗室等。

創新發展能源產業

氫能。構建氫能產業鏈,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全面發展。聚焦關鍵裝備及技術研發,鼓勵高效、清潔、經濟的電制綠氫、副產氫制備和提純技術研究,同步發展質子交換膜電解槽、固體氧化物電解槽、可再生含碳燃料重整結合膜分離技術等先進制氫技術及裝備研發,推動本地具備壓力容器制造能力主體延伸拓展涉氫壓力容器制造領域,鼓勵發展低溫液態儲氫、有機液態儲氫及合金固態儲氫等材料、技術和設備,加快發展70兆帕車載儲氫、加氫設備以及制氫加氫一體機等關鍵技術及設備,加快制氫站、加氫站等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及氫燃料發動機汽車整車等交通裝備、質子交換膜等關鍵零部件、基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技術的冷熱電三聯供集成技術和設備研發制造。推動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聯合會做強做實,注重優勢互補,強化政企對接,打造南方氫能樞紐。建立燃料電池標準體系,支持各類檢測認證平臺建設。

研究推動氫燃料電池儲能、氫電互動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動冰蓄冷、儲能技術在區域綜合能源示范項目中的應用。

促進核能新技術在制氫、可燃冰資源開發等多領域耦合模式綜合應用,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專欄7 廣州市能源產業發展重點項目

氫能:現代汽車電池系統生產銷售基地;黃埔氫能物流專用車生產基地、白云燃料電池環衛專用車生產基地項目等一批燃料電池車研發設計項目;廣州供電局氫能創新研發實驗室、黃埔氫能創新創業中心、新源動力等一批氫能技術研發平臺項目;廣州開發區氫能物流車運營、可持續綠色氫源探索與氫能多場景多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廣州開發區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示范項目、全球首批氫燃料電池泥頭車示范運營項目等一批氫能終端應用示范項目。國鴻氫能高性能電堆集成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項目、飛馳汽車氫燃料電池整車研發及銷售中心項目、廣州供電局氫能及燃料電池實驗室、廣州氫電一體化低碳示范項目、氫能創新研發實驗室及電建大樓項目、廣州國際氫能產業園等。

環境影響評價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方面。“十四五”時期廣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以上、風電裝機規模力爭達16萬千瓦。太陽能和風能為清潔能源,在做好控制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危害鳥類生活等生態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對生態環境無不良影響。通過大力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從制氫(中電荔新電廠制氫站、廣州氫電一體化低碳示范等項目)、供儲運設施(廣盛高壓氫氣加氫站、珠江電廠高壓氫氣加氫站等項目)、下游應用項目(氫能燃料電池公共交通車輛及物流運輸車輛推廣使用等)及配套設施,拓展氫能應用場景,提高低碳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為中長期“綠電”成為主要能源消費形態奠定基礎。

關鍵詞: 氫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 基礎設施建設 能源結構 珠江電廠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