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印發《佛山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
功能定位與布局
加強建設兩大基地
(資料圖)
新能源產業發展基地。重點發展氫能、光伏、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立足佛山仙湖實驗室、季華實驗室等科創平臺建設,圍繞完善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部署創新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市場加強產品應用推廣三大方向,致力引進大項目、落地大企業、培育大產業,加強與廣州、深圳、肇慶、云浮等城市氫能產業合作,把氫能產業培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將佛山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集裝備制造、技術研發、運行維護于一體的氫能產業示范城市;支持光伏龍頭企業增資擴產,突破高效電池、智能運維、組件回收、電站評估等關鍵核心技術,建設光伏生產設備、輔料、逆變器和高效PERC電池(發射極和背面鈍化電池)生產基地,形成緊密聯動、多元協同、全面完備的光伏裝備全產業鏈內循環格局;結合循環經濟產業園、先進制造業產業建設,擴大生物質能應用,帶動生物質能相關設備研發制造,建設生物質能前沿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基地;結合佛山大型產業集聚區(佛北戰新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新能源動力電池和電池循環產業等,高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新高地。
搭建智慧創新平臺
能源科技創新平臺。聚焦氫能、新能源汽車、光伏、生物質能、先進儲能等重點領域,促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綜合智慧能源利用,大力推動佛山仙湖實驗室、季華實驗室、三龍灣科技城建設,奮力搶占先進能源領域科技制高點,推動聯合組建一批“產學研用”為一體的能源技術創新平臺,支撐佛山市建設成為先進能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提升能源技術創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新能源產業集群的綜合競爭優勢。
重點任務與舉措
面向清潔低碳,增強能源供給新動力
加快推進生物質發電綜合利用。重點推進佛山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提質改造項目、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擴能工程(二期)及配套爐渣綜合利用項目、三水區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等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適時開展新增項目前期工作。到2025年全市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38萬千瓦。
專欄5 能源供應重點工程列表
生物質發電:重點推進佛山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提質改造項目、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擴能工程(二期)及配套爐渣綜合利用項目、三水區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等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市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38萬千瓦。
加快科技創新,打造能源產業新優勢
有序發展生物質能產業。加快以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二代先進生物燃料技術攻關,推動儲運、生產、凈化提純等關鍵技術和先進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推動大型餐廚垃圾沼氣發電—有機肥多聯產示范項目、種植養殖基地生物質天然氣示范工程、循環農業示范工程等前沿技術示范。依托瀚藍綠電等龍頭骨干企業帶動效應,支持生物質能產業對接上下游配套企業集約集聚發展,結合循環經濟產業園、先進制造業產業建設,帶動生物質能相關設備研發制造,逐步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和產品檢測認證體系,推進生物質能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和多元化發展,促進生物質能產業有序發展。
專欄6 能源產業重點工程列表
生物質能:重點攻關二代先進生物燃料技術,推動大型餐廚垃圾沼氣發電—有機肥多聯產示范項目、種植養殖基地生物質天然氣示范工程、循環農業示范工程等前沿技術示范。
聚焦民生福祉,提升能源服務新水平
完善民生用能基礎設施。持續開展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建設,不斷提高能源供給質量和能源普遍服務水平。進一步支持偏遠地區分布式能源、智能微電網新業態發展,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光伏、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工程建設,推進綠色能源鄉村建設。擴大燃氣管網覆蓋范圍,保障民生用氣。優化布局城市加油站、充電基礎設施、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加氫站,建設共享的智慧能源運營體系,大力提升便民惠民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