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電站運營業務展現潛力,為水發興業能源業務轉型夯實基礎

時間:2023-05-24 14:44:14    來源:水發興業能源

在“雙碳”戰略目標的驅動下,能源結構的轉型勢在必行,以風能和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迎來加速發展趨勢。水發興業能源(00750.HK)順應綠色轉型趨勢,聚焦清潔能源和綠色建筑主業,加快向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電力運營商轉型。

近期水發興業能源自持的電站傳來一季度捷報,印證了其電站運營業務的潛力以及向綠電運營商轉型的決心,為公司迎來新的業績突破夯實基礎。

多電站發電量創紀錄增長,印證電站運營業務發展潛力


(資料圖片)

近日,水發興業能源發布一季度電站運營情況,其中甘肅地區電站克服諸多困難,一季度實現交易電費同比增長109.87%。面對全省裝機容量同比增加、消納通道滿載限電上漲的嚴峻大環境及極端天氣導致發電量下降等困難,水發興業能源持有的甘肅地區電站項目仍然實現交易電費的高增長,有效驗證了其在光伏運維業務的發展能力和潛力。

不僅是甘肅電站的出色表現,水發興業能源自持電站在一季度總體表現都較為亮眼,共完成發電量19437.6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43%,多地電站超額完成發電任務,且發電量創歷史同期最高記錄。其中,陽江大溝電站一季度完成結算電量1312.0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10%;陽江赤坎電站一季度完成結算電量1415.0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9.58%;新泰中穆電站一季度完成結算電量657.5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14%;湛江洋青電站一季度完成結算電量2138.4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7.05%;湖南分布式電站一季度完成結算電量1201.9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2.70%。

水發興業能源將穩步推進轉型綠電運營商的戰略規劃,在積極拓展風電光伏投資布局的同時,持續提升存量電站的運維質效,制訂合理的電力市場交易計劃,促進公司綠電收入持續增長。

優質資產穩步提升,加速向綠電運營商轉型

作為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水發集團的一級權屬企業,水發興業能源聚焦于清潔能源與綠色建筑等領域的系統服務與運營,重點發展清潔能源電站項目投資、建設及運營業務,依托充足的項目儲備資源,逐漸向清潔能源電力運營商轉型。

“雙碳”背景下,風光等清潔能源需求上升,水發興業能源背靠國企控股平臺有效整合資源,實現風光EPC與電站運營業務的快速擴張。隨著綠電資產穩步增長,水發興業能源綠電運營業務的前景廣闊。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水發興業能源累計參建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項目超過7GW,持有清潔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總計741MW,2022年實現營收約4.8億元。2023年初新增吉林通榆100MW風電項目并網發電,通過收購母公司光伏電站資產,新增并網項目252MW。截至目前,水發興業能源持有的并網項目已達到1.1GW。

清潔能源優質資產的不斷增長,為公司向綠電運營商轉型打下基礎。隨著公司多地電站發電量創記錄增長,水發興業能源成熟的電站運維管理能力逐漸顯現。

同時,水發興業能源參與了太陽能建筑領域國家、行業和地方一百多項標準的制定,技術沉淀深厚,引領行業標準制定,將助力公司保持核心技術競爭力。其中,公司在2022年發布了國際首個光伏建筑一體化組件回收通用標準以及國家首個光伏組件回收標準,全年新發布標準11項;綠色建筑相關技術分別榮獲2022年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減排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光伏組串數智能擬合系統入選2022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公司的綜合實力得到業內的高度認可。

綠電交易市場規模擴大,運營商業績可期

綠電交易特指以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電力中長期交易,用以滿足電力用戶購買、消費綠色電力需求,并提供相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

綠電交易的買方主要為用電企業,賣方為光伏、風電發電企業。綠電交易是以市場化的手段引導綠電消費,既滿足了用電企業降低能耗的剛需,又達到了促進全社會能源轉型的目的,將加快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對于綠電運營商而言,“雙高”企業在“能耗”雙控的壓力下,綠電交易能夠幫助企業達到能耗指標,提升下游的綠電需求,長期有望增厚運營商業績,利好綠電運營商的長期發展。

自2021年9月綠電交易開啟以來,國內企業綠電消費提速,綠電交易的規模迅速擴大。根據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消息,2023年國家電網累計完成218筆綠電交易,綠電交易量達到310億千瓦時,突破300億千瓦時的年度目標,同比翻番。

水發興業能源依托充足的優質綠電資產儲備、豐富的項目建設經驗、先進的技術水平以及成熟的電站運維能力,向綠電運營商轉型前景廣闊。屆時,考慮到公司綠色建筑+風光EPC+綠電運營三大主線突出,有望打開公司新的業績增長極。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