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大家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休息時間,但火車站的客運員、值班員們卻堅守崗位,為春運做好服務。義烏火車站有這樣5對夫妻,他們無法在家團圓,卻在工作崗位上,隔空湊成了“夫妻檔”,互相支持,為愛堅守。
劉翁余 徐亞楠
新春佳節正是闔家團圓的時刻,但對鐵路職工來說,卻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刻。每當這時,有很多鐵路夫妻舍小家顧大家奮戰在鐵路一線。其中,有一對鐵路夫妻,丈夫叫劉翁余,是鐵路義烏站的一名車站值班員,妻子叫徐亞南,是義烏站的一名綜控員。他們因鐵路收獲了甜蜜幸福的姻緣,然而,也因鐵路賦予他們的責任,讓他們各自拼搏。今年,是這對青年夫妻“攜手”奮戰春運一線的第7個年頭。
由于鐵路工作性質,夫妻倆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兒留在云和老家由婆婆照顧。每次上下班自己都要花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趕高鐵趕大巴。徐亞南在上了14個小時的夜班以后,還要坐高鐵然后轉大巴車,到家已經中午。每次提及雖然辛苦但是能看到女兒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兩人工作地點僅相隔一兩百米,卻因崗位不同、值班時間不同而聚少離多。徐亞南在綜控室工作,從播放列車檢票、安全提示等廣播,到發布正晚點信息,再到實時監控、尋人尋物等都由她負責。
劉翁余在行車室工作。行車室是車站行車的“大腦”,作為車站值班員劉翁余擔任著“指揮官”的角色,控制著每一趟列車的安全、整點發出和抵達。在高強度、高密度的春運工作中,行車的協調指揮關系到整個運輸秩序,每點一下鼠標,都關系到成千上萬旅客的平安。因此,他在工作中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緊張、細心謹慎。
“劉翁余是行車備班組的,所以他上班時間不固定,即使休息天也會在車站備班,回家陪孩子的時間很少。而且很長一段時間我倆對班,他上班了我下班,我上班了他下班。兩個人根本碰不到頭。我能理解作為鐵路職工工作的特殊性,但是作為一個妻子和一個母親,我也偶爾會自私。但每次劉翁余總是會勸我:‘我是黨員,又是副工班長,我要以身作則,關鍵時刻要站的出來。"也許是都在鐵路系統工作,相同的工作環境也讓我倆多了一份相互的理解與支持。”
宋杰
張夢潔
春運這個詞在鐵路人心中總是五味雜陳,它既代表著工作、責任和堅守。它也表示著舍棄小家,把團聚留給大家。
鐵路義烏站有一對小夫妻,丈夫叫宋杰,是鐵路客運值班員,在車站高鐵班組負責客運運輸組織。妻子叫張夢潔,是鐵路客運員,在義烏站新的下客點負責引導旅客,幫助旅客使用自動售取票機。張夢潔如今已經懷孕4個多月了,剛剛度過前三個月最難忍的孕反期,仍然堅持加入春運隊伍。在每次上班的時候,宋杰總會多留意對講機里張夢潔的聲音,就能想到她在幫旅客解決什么問題,下班后問她今天是不是遇到了怎么樣的一件事情,就像陪著她一樣。
春運期間為了應對突發大客流,宋杰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利用自己休息時間,保障春運工作的有序進行。1月17日原本是兩個人約好一起去醫院做產檢的日子,可當宋杰下班的時候看見候車室越來越多拎著大包小包的旅客,他判斷短時間內可能有大客流,當即向張夢潔說明了原因,并通知青年團員志愿者來車站組織引導旅客。兩個人再一次錯過了一起見小寶寶的機會,可張夢潔從來沒有埋怨過宋杰,看著醫院里別人都是丈夫陪著來做產檢,張夢潔心里卻始終擔心著宋杰在崗位上累不累,有沒有準點吃上口熱飯。產檢結果出來后,張夢潔立馬給宋杰打去電話,告訴他小寶寶的情況都很好,讓他安心處理車站的工作。
兩個人這樣子互相支持已經有4個年頭了,其實在千千萬萬鐵路人當中像宋杰和張夢潔這樣的小家庭還有很多,他們同樣默默守在春運一線崗位,堅守著自己肩上那份責任,他們都是平凡鐵路人的代表。
金江濤 劉金蕾
今年是劉金蕾和金江濤一同參加春運的第七年了,越是臨近春節,越是需要他們堅守崗位,保證運輸的安全。
雖然他倆同在義烏站,因為工作的需要班次不同,見面的機會比較少,有時候一個星期只能見上一次。
義烏做為世界小商品之都,每天的客流量比較大,特別是在春運期間,客流量劇增。做為義烏站售票廳引導人員,每天都要處理不同旅客需求。“你好,請問這邊取票怎么取?”“這邊坐車需要核酸檢測嗎?”“這邊哪里可以辦臨時身份證明?”上千遍的問題,要一遍遍耐心去解答,這是劉金蕾每天工作的常態,只為能給旅客細心,周到,耐心的服務。 即便如此,劉金蕾仍說:我要本著旅客至上的原則,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
春運期間,為方便旅客的回鄉,義烏站每日開行高鐵列車近190趟,給客運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金江濤作為一線職工,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檢票口崗位時,優先照顧重點旅客和團體旅客的進站乘車,并引導其他旅客在閘機口有序檢票乘車;巡視候車室提醒旅客正確佩戴口罩,注意自身的防護;在站臺接車,組織旅客按車廂位置排隊候車,幫助重點旅客上下車及出站。每天的工作很辛苦,金江濤卻說:“保證旅客運輸安全是我們的職業底線。”
夫妻倆說:努力忙完這個春運,爭取為今年的春運交上滿意的答卷。做為準爸爸準媽媽的他們,即將迎來他們的小寶寶,開啟他們人生的新篇章。
楊凱
王丹玲
“凱,行程卡都不帶星了,可以回家了吧?”
“我知道的,最近都不回家了。”
“很忙嗎?”
“這不又到一年的春運了嘛,您知道的,免不了要加班的。”
“可是,丹玲還懷著孕……”
“媽!放心,我們都不是第一次參加春運工作了,我會照顧她好的。”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悄然而至。回想2020年,那是楊凱和王丹玲這對夫妻檔一同參與的第五個春運。那一年的春運,為了應對防疫工作,他們夫妻二人毅然作出延期訂婚的決定,全身心地去投入到防疫阻擊戰中,履行著鐵路人應盡的職責。
今年的春運,依舊是鐵打的春運,客運計劃工作和站臺接車工作也依舊繁瑣。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不再是二人奮斗在春運一線,而是一家“三口”的堅守。
春運高峰期,每天的客流量只增不減,負責普鐵崗位的準爸爸——楊凱在克服本職工作壓力的同時,還積極加崗在高鐵崗位上。各種數據分析預算、任務進度情況、列車時刻表、列車編組表……準媽媽——王丹玲的工作細而雜。春運期間,工作是忙上加忙,身懷有孕的王丹玲卻克服難處,堅持在崗工作。
夫妻倆說:冬日的氣溫是冷的,但一家三口的攜手是暖的;春運工作是辛苦的,但一家三口的堅持是甜的。
駱天君
朱倩倩
今年是駱天君和朱倩倩攜手并進的第二個春運。
大學畢業后,駱天君分配到了義烏站。在這里,他遇到了同在義烏站的售票廳朱倩倩。雖然在同一個車站,但因為工作崗位的不同,駱天君在綜控工作,主要負責盯控候車室與站臺客流動態情況,及時發現隱患并通知現場人員處置,并根據客流情況提供旅客均衡候車建議方案。而朱倩倩則是與數據打交道,她需要盯緊每一個春運數據,做好數據分析,給車站提供客流后續走勢依據。他們一天中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早出晚歸是常態。
他們雖然是普通人,但就是由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普通的鐵路人構成了不平凡的鐵路大動脈。為了廣大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舍小家為大家,用熱心,耐心服務每一名旅客。他們說:旅客臉上洋溢的微笑,就是對每一位鐵路人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