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區海潮雅園三園
近年來,杭州一大批質量優、環境美、配套齊的安置房陸續交付使用。今年1月份,杭州市組織開展了全市首批“最美安置房”評選活動。
昨天,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經自主申報、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等程序,上城區海潮雅園三園安置房小區、西湖區金魚井新居安置房小區等30個小區入選。
“入選的這些小區居住舒適、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管理有序。”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比如,濱江區浦沿街道的明德明理府,常常因“高顏值”而被路過的市民誤以為是商品房。
“我們在外觀上下了很多功夫,建造了寬闊氣派的小區大門,里面還有超2000平方米的中央庭院。”濱江區建管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說,該項目外立面采用了時下流行的灰白色調外立面,線條干凈利落,整體造型精致典雅。走在明德明理府里,還能看到不少巧思和細節。如小區內配套顯眼處都打上了定制的專屬LOGO,電梯廳用金屬條進行了裝飾,就連瓷磚也用金色的填縫劑進行美化,處處體現安置房建設的用心和精細。
除了有顏值,這些安置房更“有內涵”。比如,西湖區金魚井新居內部景觀融合西溪濕地和錢塘潮的水文化特色,營造出一種“拂須立馬字珠璣,落花曲水戲金魚”的特色宋韻文化。
此外,做好長效管理,也是“持續美”的關鍵。圍繞“治”,這些項目各有其招。
有的借助“智慧賦能”。上城區海潮雅園三園安置房小區在電子巡更、車輛管理等社區治理場景中,配套了150余套各類智能化設備,形成了安防、信息服務、物業管理“三位一體”的集成新模式,打造智慧社區。
有的著力“共治共管”。西湖區保亭人家安置房小區發動小區內居民積極參與小區的建設與治理,由被動管理轉向主動治理;市運河集團新瑞名府安置房小區成立村民監督小組,形成有效溝通協作機制,加強溝通形成合力。 (通訊員 胡怡君 記者 范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