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控制不住的消費主義,后面隱藏了什么?心理專家:做消費的主人,而不是被消費掌控

時間:2022-03-24 18:15:07    來源: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要對自己好一點”“生活要有儀式感”等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你忍不住買買買,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買的這些都是必需品買,還是次要品,也就是可有可無的?

每當開始抱怨錢不夠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有些是我們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但是因為一時沖動就買了。比如看到九塊九包郵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真的好便宜?其實買一個玩玩也花不了多少錢,也確實花不了多少,但是一個九塊九不多 ,那十個,二十個,三十個.....你買的東西多,就算單價再便宜,累積下來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正是這些看似價格不高的東西,讓我們到月底,甚至有的在月中就沒什么錢了,而自己一直想要控制不買,想要節流,但就是控制不住。

本期《心靈護航》,特邀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劉建輝從消費主義的背后聊聊,如何從根源性控制不必要的開銷。

被儀式感綁架的“精致豬豬女孩”

提起年輕人精致窮,難免會讓人聯想到人前光鮮,人后一地雞毛。

28歲的茹茹(化名)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我要做精致的豬豬女孩。”家境一般的她工作后,護膚品都選用一些大牌的,衣服也要去品牌店購買。朋友圈展示出的精致生活每每都讓人羨慕不已??墒撬较乱黄鹁蹠臅r候,卻常常聽她抱怨工資不夠花,花唄、信用卡分了幾期了,不僅還不上還越欠越多。

“年輕人要對自己好一點”“你值得更有品質的生活”……正是受這些廣告語的刺激,走進商場的茹茹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到工作這么辛苦,上司各種刁難,唯有“買買買”解千愁,“人民幣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我?!痹谀炒笈苹瘖y品裝柜刷完卡后,茹茹笑著對記者說道。

生活中,像茹茹這樣因為追求精致導致自己負債累累的年輕人在各大媒體報道中都屢見不鮮。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奪人眼球的廣告,各大網紅博主都在瘋狂種草,告訴你生活要有儀式感,而儀式感來自于買買買。比如:初入職場的第一套正裝,男士一生只可定制一枚的鉆戒,各種讓你幸福感提升的家居好物……你是否也心動了呢?

越貴的東西,花錢越不手軟

許多年輕人認為,花錢理由千千萬,買了就是對自己好一點,不買就是虧欠自己。

“貴不貴沒關系,值不值才是最重要?!睂τ诨ㄥX能省則省的小瑞來說,同樣有著“大手筆”消費的經歷。

小瑞愛好電子產品,經常關注某電子產品發售新品的消息。但對他而言,動輒上萬的新品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雖然能省則省,但省錢也是為了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小瑞說,“我也沒其他別的愛好,就喜歡電子產品,這個品牌出新品我就換,哪怕是真的沒錢了,以舊換新也得趕上熱乎的。”

許多年輕人雖然工資不高、生活費不多,但對于什么錢值得多花,什么錢沒必要花,內心都有著自己的一桿秤。

“平時我的衣服都是一二百元,但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款式,上千元我也會買下來,我覺得這樣很值,穿上喜歡的衣服內心會有很強的滿足感和自信,感覺錢花在了刀刃上?!甭殘霭最I阿丹(化名)說,另一方面,對于柜姐的熱情招待,如果自己不下單,心里會覺得過意不去。

大學學生彭浩(化名)酷愛打籃球,平時喜歡收藏籃球鞋,他的鞋柜上擺滿了各類絕版球鞋,上千元的不在少數?!懊侩p鞋背后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雖然花大錢買來,但它們對于我來說,更像是自己的一種陪伴?!迸砗普f。

年輕人從消費主義轉向實用主義

疫情沖擊,給年輕人的生活帶來不確定性,也讓網絡社交平臺上“摳門男性聯合會”“摳門女性聯合會”等小組迅速壯大“出圈”,網絡上年輕人紛紛加入各種“摳組”。在網絡世界,他們不諱言“摳”或“窮”,反而以“更摳”為豪。

疫情期間,小呂(化名)失業在家,靠著先前的存款生活,第一次意識到了“錢”的重要性。

這名90后開始反思自己此前的消費觀念——買了1000元的襯衣,就需要買1000元的褲子和1000元的鞋子去搭配,再買個2000元的包,才能顯得這一身不是假貨。

“但實際上,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小呂決定成為一個“摳門”的人。

發生轉變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她發現了父母的衰老,希望給父母攢下一筆養老錢。另一方面在于疫情帶來的危機感,他希望自己以后無論何時都不被錢難住,能穩定有保障地生活。

和小呂有著相同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娜娜(化名)出身于普通家庭,在私企上班的她每月工資收入3500元。最近,她瞄準超市打折時間和清倉區、使用返利購物軟件、每天簽到領積分等。

她本人還在社交平臺更新著一個記賬帖,事無巨細地記錄每天花銷?!氨热缥矣卸螘r間會經常買飲料喝,記賬讓我發現在這方面花錢太多,等再想喝的時候,就會去控制自己?!彼f。

曾經,和大多90后一樣,難也是個“有多少就花多少”的人,一次去醫院的經歷徹底讓她意識到攢錢的必要性。幾個月前,她發燒去醫院做檢查,花了幾百元,在等結果時,旁邊有個病人正在辦理住院,需要交1000元押金?!爱敃r我心想,幸好我還有1000元余錢,幸好我沒有花掉”。

咨詢師建議

如何擺脫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的背后是資本的逐利本性,而資本主義背后的生產關系會導致大量的商品過剩,這些商品就需要被消費掉,于是消費主義就成了商家和市場應對這一問題而向社會推廣的理念?!眲⒔ㄝx舉例說,或許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的感受:從前不管什么破了,雨傘、鞋子、襪子,包括感情,我們都縫縫補補,堅持到最后?,F在不管什么不好,就直接換了,東西也好,人也好。這種轉變的背后推手其實就是消費主義的推動。

劉建輝坦言,資本的目的是自身的增值,資本并不在乎你的喜怒哀樂,除非你的情緒能被資本所利用。把個體打磨成標準化螺絲釘的過程中會給個體帶來的巨大的焦慮、痛苦、空虛,此時資本告訴你:每個人都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最有力的方式就是為自己消費。你那么辛苦996沒日沒夜賺那么多錢,都給別人花嗎?那你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你這樣活著太可悲了。從現在開始,你要給自己花錢。你的青春最寶貴,青春只有一次,值得最好的一切,花唄信用卡只管刷,反正你有的是時間去賺錢,但是最美的青春只有這一次。

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制造大量的負面情緒,并充分利用這些負面情緒去推動人消費財富,資本通過重新定義人的存在價值,把個體的勞動和情緒壓榨到一滴不剩,你一無所有的進來,也一無所有的出去,沒有任何東西曾經證明你存在過,除了那個由資本組成的龐然巨獸。劉建輝表示,要擺脫消費主義,首先要學會擺脫資本給人定義的存在價值,思考:我的價值是什么?

當你買了一雙2000塊的鞋子,資本在你耳邊夸耀:你真的很愛自己,你付錢的樣子真帥,你值得擁有。

當你不舍得買這雙鞋,資本在你耳邊唏噓:你真的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一個舍不得為自己花錢的可憐蟲,你什么都不配擁有。

一旦擺脫了被資本定義的價值,我們就會有更多選擇。當我不買那雙鞋時,我為我的理性而自豪,為我的節儉而欣慰,2000塊錢被我用到了更合適的地方:一個畫室的年費會員,而這個消費給我帶來的快樂將長遠而健康。

我們需要看到更多元的價值觀念以及人類文明的美德,真誠,友善,克制,堅韌,責任……當我們尋找到新的價值立足點之后,你就可以自信地面對資本在你耳邊的低語:消費只是我們尋找幸福的工具,而不是幸福的源頭。而你也從這一刻開始,真正成為了消費的主人,而不是被消費掌控。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