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又到了畢業季該找工作的時候。對于每個求職者來說,面試就是推銷自己的過程。每個人都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色,得到面試官的認可,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然而,緊張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埋在面試場的某個角落,一旦引爆就會把求職者的努力炸得面目全非。義烏市城市有愛公益協會副秘書長、親青幫工作室副主任、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賈春梅建議,應對面試緊張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心理建設,調整好心態,建立自信心,才能越過面試現場斗智斗勇的難關,讓面試緊張這顆不定時炸彈失去作用。
裸辭面試 被批一無是處
(資料圖)
對于新入社會的應屆生來說,初次面試往往有些無所適從。很多突如其來的問題,會讓求職者的內心發生微妙的變化,甚至產生巨大的壓力。
燕子(化名)是新入職場的一名菜鳥,積極進取的她想要沖擊一下更好的企業,因不滿原來單位常態化加班,在沒有確定好下家的情況下,她選擇了裸辭。
后來,她收到一家外資企業的面試邀請,這里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都超過了她的預期,因此她也格外重視這一次面試。去之前,她把產品線、企業文化等通通都查了一遍,感覺自信心爆棚。
首輪面試很順利,都是一些很常規的問題。然而,二輪專業技能的面試卻讓她大跌眼鏡。相關的技術主管一開口:“你在校做出什么樣成績,有什么專業成就?”
燕子回答:“獲得獎學金,XXX榮譽,相應專業水平也獲得業界一些學生獎項。”
面試官回復:“這種幼稚的東西,能幫我們企業帶來什么。憑什么值得我們出這個薪酬招你?”
燕子一下子就懵了,感覺受到了暴擊,但表面上還得佯裝鎮靜:“可能目前這些對于企業而言不成熟,但是我相信企業更多是看員工未來的價值,而非目前水平。”說到這里的時候,燕子的大腦已經開始一片空白,原先引以為傲的榮譽瞬間失去了光芒,只想快點結束這場面試。
面試官接著問:“如何證明這些對于企業是有足夠價值的?企業為何要等你成長?……”
整個過程中,燕子都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從自我感覺良好,到全面崩潰只在一瞬間。雖然告訴自己這是在面試,但最后還是沒忍住流下了淚水。這場面試之后,燕子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問題刁鉆感覺說什么都是錯
陳友(化名)是應屆畢業生,大學畢業后,他選擇回到家鄉,于是在求職網上投出了十幾封簡歷。畢業到現在,他已經面試了5家企業,其中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面試HR崗位的經歷,讓他至今心有余悸。
初試和復試講PPT的面試環節都非常順利,接著,就有兩位面試官對他提問,一男一女,男士是單位負責人,女士是業務主管。
一進去,男面試官表情冷漠,提問的語氣也咄咄逼人,讓陳友一開始就有點沒底。“他一連問了幾十個問題,一直假設一些情景,給出的條件都很極端,把我逼在兩難的境地里回答,中途再順著我的回答發問,有時會片面解讀我的話。”陳友回憶,整個過程下來,自己一個大男人差點都要哭了。
陳友舉例說,面試官問他,兩個月之內必須找到五個合格的營銷部候選人,會怎么做。“我回答,除了網上招聘、線下招聘會,可以讓親戚朋友介紹,去聽其他公司的宣講活動,觀察有沒有合適的候選人,或者讓內部員工轉崗推薦等。”面試官馬上犀利地反駁:“讓你去招聘,就說明內部推薦這條路肯定走不通。”這句話讓陳友感覺,是在指責自己沒有認真聽題。陳友解釋,平常沒有這個崗位需求時,可能就沒有關注到員工有這方面的特長,如果要推薦候選人,這也會是一個渠道。這時,面試官馬上從中又抓住了漏洞反駁他:“你說沒有關注到,那是不是說明你平常在工作中沒有關注員工,讓公司埋沒了一個這樣的人才。”這一連串問題下來,讓陳友感覺我說什么都是錯的。
一直到這位面試官問完,旁邊的那位女業務主管才跟陳友說,這是壓力面試,他能進入復試已經很優秀了,不需要懷疑自己。當時的陳友卻已經處在很消極的情緒里,他只覺得這句話并沒有安慰到自己。
良好心態為她贏得主動權
面試不僅是求職者與面試官之間的智慧博弈,也是求職者與求職者之間的心態競爭。
芳芳(化名)是某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畢業后,她通過政府網看到有一家民辦高中在招聘語文教師,決定去試一試。
因為是科班出身,簡歷篩選時,芳芳很快過關,一點也沒覺得競爭激烈。等到面試時,芳芳才發現競爭對手竟有10人。對手們穿著正式,女孩子幾乎全畫著淡妝,相比之下,樸素的芳芳顯得很“土”,坐在等候室的她感覺如坐針氈,渾身不自在。
因為緊張,面試及試講時,芳芳表現得很差。從講臺上走下來,看到聽課老師們心不在焉的表情,她知道自己希望不大。果然,公布的入選名單上沒有芳芳。
晚上,她沮喪地回到家里,對家人講起面試的情形。家人的話給了她很大鼓勵:“你是因為心理素質不好,才會出現今天這種情形。其實,你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實習時,你不是還被評為優秀實習生嗎?”
當天晚上,芳芳打電話回學校,就自己的表現向導師請教,找出不足,定出應對之策。之后,芳芳才安心睡去。
第二天早上,芳芳接到該高中人事部長的電話,請她去高中進行第二次試講。原來,面試時,校長對芳芳樸素的風格很有好感,覺得那樣才符合教師的作風,另一方面,學校有位英語老師要休產假了,前一天去的求職者沒有取得英語八級證書,而校長希望找一個可以兼任英語老師的人選。于是,雖然樸素的芳芳雖然表現不突出,但卻成為校長心目中的候選人之一,堅持要求再給她一次機會。
這一次,芳芳心里有了底,加上一晚上的學習改進,她表現得很好,講課生動活潑,學生們都聽得很入迷。不久,她就收到了該高中的錄用通知。
雖然第一次面試時因自卑表現得不好,但當機會再次出現時,芳芳充滿自信地抓住了它,贏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咨詢師建議
巧用心理小技巧 保持面試好狀態
人們在參加面試的時候,心里難免會有些緊張。當面對考官那張嚴肅的臉龐時,心就會怦怦直跳,講話也結巴,私底下能滔滔不絕的內容到面試時也變得磕磕巴巴,眼睛也不敢正視考官。有些人甚至在前一兩天就出現了不適癥狀,越在乎這個崗位就越容易緊張。
求職者如何邁過面試這道“坎”?賈春梅分享了一些心理小技巧,希望有助于舒緩你的壓力。
打造良好第一印象,真誠應對面試問題。在心理學上,我們常常會提到人際交往中的“首因效應”心理現象,即人和人的初次見面會在45秒之內就產生印象。而陌生人之間最能打動對方的品質就是真誠。招聘方一般都會派有經驗HR當面試官,他們往往已閱人無數,普遍比一般人更懂心理學知識。如果你在面試時,企圖掩飾什么,他們很容易一眼就看穿了,那樣反而會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與其掩飾自己的不足之處,還不如努力去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對于一般的求職人員來說,由于內心非常渴望得到這個職位,心理上常常容易讓自己處于劣勢,出現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但是,假如我們學會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面試,就會發現招聘方可能比我們更在意能否招到適合的員工,畢竟企業的發展需要的是員工。所以,雖然我們是被面試者,但在參加面試時,千萬不要把自己放在弱勢位置,而是要學會肯定自己,給自己做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是非常優秀的,如果能被挑中,說明他們眼光好;如果沒有被選上,那是他們的損失。”
面對失敗,擺正心態,提升自我修復能力。雖然為了這次面試,我們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也給予了很大的期望,但還是要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在書寫人生這張“試卷”時,成功和失敗都是必須要面對的情景。成功時,我們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失敗時,也不要暗自神傷,而是要學會和朋友多交流多溝通,聽聽別人的建議,再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如果我們學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失敗,則會讓自己更容易走出失敗的陰影,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始終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應聘的過程,就是在找尋一個最能發揮自己才能位置的過程。或許有些人比較幸運,試一次就找到了,而有些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找到,但這都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在不斷應聘的過程中,我們將會對自己的性格、特長、能力等方面越來越了解,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會越來越清晰。“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不斷學習、反思、總結,那么,現在所走的每一步路都不會白走,相信一個能讓你閃閃發光的崗位正在前方等待著你的到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