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混動車型優勢凸顯自主車企進入混動賽道 插混市場空間巨大

時間:2022-08-01 16:22:14    來源:中國能源網

日,五菱汽車正式宣布進軍混動市場,將推出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兩條技術路徑的產品。年來,吉利、比亞迪、長城等相繼發布混動技術。今年以來,隨著多款混動車型上市以及更多自主車企進入賽道,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混動汽車市場已逐步過渡到消費驅動階段,將迎來爆發期。

混動車型優勢凸顯

在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混動車型的優勢正在凸顯。“市場上混動車型之所以賣得火熱,是因為自主品牌敏銳地嗅到了消費者的需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表示。

2021年以來,多家車企發布了混動技術臺,如魏牌智能DHT混動、比亞迪DM-i混動、吉利GHS2.0混動、奇瑞鯤鵬混動、東風MHD混動等。今年3月以來,長安UNI-K iDD、魏牌摩卡DHT插混版、比亞迪宋Max DM-i等插混車型相繼上市。“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認識到混動汽車的優越,紛紛加快研發混動車型,如吉利、長城、奇瑞等多家自主品牌相繼推出混動車型,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章弘表示。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混動汽車市場整體表現不俗,例如豐田、本田混動車型的指導價,即使比燃油車貴1.5萬元-3萬元,也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地方政策方面,例如天津、廣州等地單獨設立油電混動車搖號池,對銷售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隨著未來更多車企的加入,混動市場還會有更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動力、油耗方面,我國自主車企的混動技術已日益成熟。“除了豐田THS,DHT目前是我國多數自主車企選擇的技術路線。隨著未來混動汽車產量的進一步提升,DHT技術將顯示出成本優勢,2025年以后,DHT技術將成為市場的主流。”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中汽協還指出,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壓力較大,今年2月以來,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產業鏈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新能源車企和消費端都承受了很大的成本壓力,也必然會導致產品結構的調整。

降低油耗的必由之路

混動車型一直被視為燃油車向純電動汽車的過渡產品。在我國汽車市場,合資品牌占據了燃油車市場的大部分,而在汽車行業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發展的背景下,合資燃油車普遍存在高油耗、智能化不足、減配等問題。我國自主混動車型正以顯著優勢逐步實現對合資燃油車的替代。

以插電混動車為例,此前有資料顯示,插電混動汽車的初次購置成本高于燃油車,對應到A級家用車上,成本高約2萬元。不過,2021年,隨著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混動車型成本的下降,混動車型已普遍降至10萬元-20萬元左右的價格區間,這正是主流燃油車的消費市場。

安證券的研報指出,我國混動車基數小,場景適應強,對家庭首購車用戶友好,混動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空間巨大。此外,政策約束使傳統車企降低油耗的壓力逐年加大,發展混動車成為傳統車企的必然選擇。

根據工信部日公布的雙積分情況,2021年,我國129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乘用車均油耗(WLTC工況)為5.10L/100km。按照現行規劃,2025年乘用車均油耗必須降至4L/100km。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為了實現國家的整體油耗目標,即使疊加各類節能技術也必須大力發展混動汽車才能夠實現。“現在發動機的降能耗、降油耗達到了邊際效應遞減的程度,單純靠提升發動機能難以實現降油耗目標,發展混動汽車是整個行業的必由之路。”

插混市場空間巨大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明確,至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占市場的50%,汽車產業將實現電動化轉型。而在整體混動汽車市場中,插電混動車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有著更為亮眼的表現。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同比均增長1.2倍,插電混動汽車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7倍。

在章弘看來:“相較于燃油車和油電混動,插電混動車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等優惠政策,同時,插電混動車既省油又省電,在價比層面優于同級別的燃油車,在用車場景層面與純電動車相比不受限制。”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年來,非限購城市的插電混動車占比逐步提升,而就購買源來看,插電混動車私人購買比例高于純電動。“6月的插電混動車銷售走強,大中型非限購城市仍是插電混動車的消費主力,限購城市需求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縣鄉市場的插電混動車尚未全面有效推廣。”

數據顯示,今年1月-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64.14萬輛,其中插電混動車型銷售約31.46萬輛,同比增長454%,在總銷量中的占比接50%;同期,理想汽車累計交付60403輛,同比增長100.3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包括比亞迪、理想汽車等在內的中國品牌車企拓展了插電混動汽車市場,預計未來10年,插電混動汽車市場將有很大的增長。(本報實記者 楊梓)

關鍵詞: 混動車型優勢凸顯 自主車企進入混動賽道 插混市場空間巨大 降低油耗的必由之路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