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浙江全省持續高溫,疊加經濟企穩回升,用電快速增長。近期,浙江省每天的全社會用電量約20 億千瓦時。8月1日至16日,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4%。國網浙江電力開展長周期人工智能負荷預測,深挖省內煤、氣電源供給,靈活調整高峰時段電網運行方式,努力爭取各類外來電力,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
迎峰度夏期間,該公司推動全省所有發電機組“應開盡開”,外來電“應購盡購”,實現統調燃煤機組出力4200萬千瓦、氣電頂峰917萬千瓦、省外受電3790萬千瓦,全部創下歷史新高。國網浙江電力發展部綜合計劃處處長章姝俊表示:“從今年來看,外來電力已經占我省電力供應的37%。截至7月底,浙江已完成年度1820億外購電總目標的60%。”
爭取省外來電方面,國網浙江電力持續跟蹤送端省份電力供需形勢,動態優化外購電策略,用足外來電通道,爭取外來電力。今年,該公司首次聯合重慶開展三峽、溪洛渡間輸電通道和電源雙置換,與安徽等省份開展電力互濟,通過周交易方式增加購買福建電力,推動迎峰度夏外來電受入曲線不斷優化、增加高峰電力供給。
深挖省內發電潛力方面,國網浙江電力聯合發電企業深挖省內煤、氣電源供給,最大化提升發電能力。開展省地協同梯級水電優化調度,提升小水電發電能力50萬千瓦。持續加大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建設力度,確保新能源電源應開盡開,提升新能源精準預測能力,大力推動儲能發展,保障新能源100%消納。
優化需求側管理方面,國網浙江電力與省能源局聯合發出節約用電倡議書,加強供電服務,引導企業錯峰用電,讓電于民,開展節能降碳服務提升全社會能效水平,努力將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嘉興,國網浙江電力試點建設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現了不管是大體量的企業光伏,還是居民光伏、小型儲能等資源的“可控可用”。8月15日上午10點,海寧永力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的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行著。而車間屋頂上,660千瓦的屋頂光伏也在忙碌地運作著,它們將陽光經由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這一“控制大腦”匯入大電網,一上午共發電1600多千瓦時。
7月,海寧尖山用電量達到2.4億千瓦時,其中新一代配電自動化系統共調度光伏、風電6700萬千瓦時,“綠電”占到尖山全社會用電量近三成,為炎炎夏日企業和居民用電提供多一分保障。
“受天氣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新能源的發電量是隨時變化的。借助新一代自動化系統,相當于在不同線路間就安裝了“閥門”,再通過大電網、儲能、負荷等調節,就能實現光伏電百分百高效消納。”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分中心副主任袁國珍表示。虛擬電廠,可以實現對分布式光伏、儲能及可調負荷資源的靈活聚合控制。浙江麗水現有并網小水電站798座,總裝機282萬千瓦,其中具備日調節及以上的水電站254座。迎峰度夏期間,國網麗水供電公司科學規劃水電水庫調度,通過全域水電虛擬聚合,充分挖掘麗水境內庫容水電頂峰能力。國網麗水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專職李祖鑫表示:“通過優化小水電梯級流域調度、虛擬電廠優化調度等手段,實現頂峰時段較以往多出力10-30%,低谷在保障生態、飲水、灌溉前提下少出力5%至10%,做到‘滴水不棄、度電上網’。”
除小水電站外,麗水還擁有生物質發電站3座,容量5.4萬千瓦,并網光伏發電14435戶,容量99.02萬千瓦。“早峰和午峰是光伏新能源發電的高峰期,該時段充分發揮光伏新能源發電頂峰作用,通過減少庫容電站出力為晚峰頂峰發電作好充分準備。晚峰則通過庫容水電、生物質加大出力促進電網供需平衡、新能源消納。”
原標題:國網浙江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