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隨著±800千伏白鶴灘—浙江、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于2022年相繼投運,目前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的清潔電能正源源不斷通過特高壓線路送往華東地區。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下,西南地區作為資源型地區和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富集區域,在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2022年全年,西南電網水能利用率達97.5%,達到2018年國家實施清潔能源消納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的最高水平。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南分部立足以水為主的資源根基,做好水電文章、拓展水光互補、賦能美麗西藏,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保障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加快電網通道建設暢通綠色電能送出主動脈
我國西南電網供電區域覆蓋川渝藏3省(直轄市、自治區),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超7000米,有1500多條河流,蘊藏了巨大的水能、太陽能和風能資源。西南地區水電、光伏發電、風電可開發量分別超3.36億千瓦、8億千瓦、2億千瓦。
2002年,500千伏川電東送工程三萬線投運,從二灘電廠發出的西南清潔水電跨越2500多千米向東輸送至華東地區。時至今日,西南地區已開發形成37座梯級水電群,其中長江上游35座,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3個流域的梯級水電規模共計超過2000萬千瓦。2022年6月,隨著白鶴灘電站6號機組投產,西南地區水電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水電基地。
“十三五”以來,西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年均增長7.2%,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整體占比已高達80%。西藏自治區從2017年起已連續6年基本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
推動清潔能源電源與電網協調發展,提升電網安全和清潔能源消納水平一直是國網西南分部關注的重大課題。2020年,國網西南分部形成了以區域規劃管理委員會為平臺的高效協同機制,與政府能源主管部門、西南電網各省級電力公司、設計咨詢單位及發電企業等多方溝通協作,規范了區域內大型常規電源及基地化新能源發電項目通過500千伏電網并網的統籌研討流程,建立了500千伏電網項目滾動儲備庫,做實做細區域重點電網項目的進展跟蹤和方案研究,最大限度實現電網規劃建設多專業、多行業深度協同以及政企有效互動,從規劃源頭防控大電網風險,保障清潔能源消納。
今年1月30日,500千伏欖普二線、普洪二線及普提變電站500千伏Ⅱ段母線由運行轉檢修,四川攀西電網優化改造工程啟動。這是公司“十四五”電網規劃的重點工程,計劃于2025年6月完工,屆時可從根本上消除攀西電網結構性風險,優化西南地區特高壓直流群布局,大幅提升攀西地區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國網西南分部堅持加快電網通道建設。2018年,500千伏藏中電力聯網工程投運,西藏地區的清潔能源跨越3000余千米向東接入西南主網,形成了我國西電東送500千伏交流通道的新起點。
2021~2022年,西南電網新增雅礱江—鄱陽湖、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形成了“兩縱八橫”的外送格局。西南水電富集地區跨區遠距離輸送能力大幅提升,跨區輸電能力由2460萬千瓦提升至5420萬千瓦,西南地區清潔能源優化配置能力連續多年快速增長。
多措并舉優化調度有機統一電網安全與清潔能源消納
流域多、水庫多、梯級多是西南水電最顯著的特點。在優化調度時,既要利用好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能力,也要保障好大電網的運行安全。“十三五”初期,由于區域清潔電源裝機規模增長過快,遠超電網接納能力,西南地區水電運行消納的壓力日漸增大。
聚焦電網運行調度持續發力,國網西南分部在公司總部各部門的支持、指導下,采取了一系列促進水電消納的創新舉措。2021年,為緩解迎峰度夏大負荷壓力,在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組織下,該分部實行德寶直流柔性調度16天次,增加川西負荷中心高峰平衡能力最大110萬千瓦,西北電網在高峰負荷時期支援西南電網電量超1.6億千瓦時。這項舉措同時將川西地區富余水電電量從日均超過3000萬千瓦時下降至日均不到200萬千瓦時,部分時段實現水電全額消納,累計增發水電5.6億千瓦時,保障了高峰負荷期供電平穩。
國網西南分部協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將坡彭、天坡等重點水電送出通道的斷面限額按環境溫度分檔控制,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網內卡口斷面輸送能力,豐水期增加外送電量12.4億千瓦時,調用了電網內部消納潛力。
2022年,為解決極端天氣變化過程來水預測不準的問題,該分部及時建立氣象、水利等政府部門和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共同參與的多部門水情會商機制,滾動分析氣象變化對水電消納的影響,充分利用不同流域互補特性,加強跨流域多級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成功應對兩輪極端天氣挑戰,守住了負荷中心水庫2.5億千瓦時蓄能值。
創新電力市場化機制構筑全國電力市場大送端
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的提檔加速,讓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加凸顯。國網西南分部不斷創新市場化交易機制,在擴大清潔能源外送規模、構筑全國電力大送端方面持續探索。
為做好西藏地區清潔能源消納,國網西南分部開辟藏電外送交易路徑,探索建立藏電外送長效機制。2016年,國網西南分部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的指導下,協同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首次打通西藏水電送華北專項交易路徑,將1.3億千瓦時西藏水電通過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工程送至北京,實現公司經營區受端區域市場全覆蓋。
2018年,該分部探索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政策+市場”藏電消納機制,政府部門、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多方協同,形成了藏電外送長效機制。2018~2022年,該分部組織達成91.8億千瓦時外送交易,累計為西藏地區創收超23億元,惠及發電企業60余家。
為提升四川水電消納水平,2018年以來,國網西南分部創新建立了具有西南電網特色的“清潔能源電量庫”運行機制,并在2022年推動建立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形成了多方協調、資源互補、綠色發展、合作共贏的電力交易模式。
2016~2022年,國網西南分部累計完成跨區電量外送8375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中東部發達地區標準煤燃燒25125噸,減排二氧化碳83499萬噸,為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位于雅礱江上游雅江縣的柯拉水光互補基地正在加緊建設。6月,項目一期工程100萬千瓦光伏發電機組計劃投運,拉開雅礱江、金沙江上游、大渡河等風光水儲多能互補大基地建設的帷幕。
“十四五”時期,國網西南分部將加快研究建設與大型能源基地開發和負荷分布相適應的電網網架,著力推進金上、哈渝特高壓直流和川渝特高壓交流投產,構建新疆電力入川渝,川藏水電送華中、華東的電力流格局;持續開展大電網運行控制技術、水風光智慧調度控制技術以及關鍵設備研究,努力提升西南電網源網荷儲協調互動水平,形成電力交換容量更大、更優化的堅強大送端。(余銳 趙永龍 鐘璐 王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