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太豪氣!華為分紅720億,14萬員工人均50萬!_播資訊

時間:2023-04-05 02:39:23    來源:證券時報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來源:券商中國

華為刷屏,這次是因為“太豪氣”!


【資料圖】

日前,華為常務董事會公布了2022年虛擬受限股和TUP(獎勵期權計劃)分紅數據。2022年,華為虛擬受限股每股分紅為1.61元,比2021年(每股分紅1.58元)略有增加。

華為投資控股的總股本為446.9246億元,據此推算,華為2022年分紅總額將高達719.55億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華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4.23萬人。

14萬員工嗨了!華為拿出720億分紅

據南方+報道,華為常務董事會公布了2022年虛擬受限股和TUP分紅數據。根據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的通知,經華為持股人委員會評審通過,2022年ESOP(員工持股計劃)和TUP的每股分紅如下:

2022年華為虛擬受限股每股分紅為1.61元;同比2021年的每股分紅1.58元略有增加。但分紅后每股價值人民幣7.85元保持不變。2022年單個TBU年度收益為1.14元,2023年單個TBU(在TUP計劃中的時間單位 )年度值為人民幣7.85元。

工商資料顯示,華為投資控股的總股本為446.9246億元,由此可得出2022年分紅總額約為719.55億元。

華為投資控股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下稱“工會”)和任正非。華為2022年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華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42315人,均為華為在職員工或退休保留人員。

按此粗略計算,華為持股員工平均分紅約50.5萬元/人。

據了解,除工資、獎金外,TUP分配和虛擬股分紅也是華為員工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虛擬受限股是需要員工購買的,具體分紅多少與公司的盈利情況直接掛鉤。而TUP是采取授予模式,無需購買,只是授予一個獲取利益的權力,但收益需要在未來幾年內兌現(有效期一般為5年,與股權掛鉤),時間一到即兌現清零。

早在今年1月中旬,華為內部人士就曾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證實,該公司發了關于2022年度虛擬受限股每股分紅預測的通知,預計2022年度分紅1.61元/股屬實。

而根據過往數據,2017至2021年,華為每股分紅分別為1.02元、1.05元、2.11元、1.86元、1.58元。在這艱難轉型時期,2022年華為虛擬受限股每股分紅1.61元,較上一年每股1.58元保持正增長,超出大多數員工的預期。

從收益率來看,華為內部股價穩定在7.85元/股,若以1.61元/股分紅計算,則持股收益率也達到了20.5%,遠超很多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的收益率。

華為2022年收入6423億元

3月31日,華為公布了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華為整體經營平穩,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423億元,同比增長0.9%;凈利潤356億元,同比下滑68.7%。經營性現金流178億元,同比下降70.2%。

具體到業務部分來看,2022年,華為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40億元,華為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332億元,華為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45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消費者業務收入2434億元有所下降。

研發投入方面,2022年度,華為研發費用總額為1615億元,研發費用率25.1%。據統計,華為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2022年,經營依然面臨較大壓力,總體而言,經營業績符合預期。2022年末,華為的資產負債率為58.9%,凈現金余額1763億,近萬億的總資產規模中,現金、短期投資、運營資產等高流動性資產構成了資產的主體部分,財務狀況持續穩健,具有較強的韌性與彈性。”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只有維持和加大在一些領域的研發投入,才能確保高質量的業務連續。同時,只有確保和增強研發投入,才能不斷創新。通過架構重構、系統工程、優化設計等提升產品競爭力。只要有高質量的業務連續和有競爭力的產品,就能持續生存與發展。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問界拆除所有華為標識

華為的智能汽車業務一直受到外界關注,此次也在財報中披露,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收入21億元。

近日,AITO宣傳物料變更為HUAWEI問界,被車圈認為華為亟待造車。對此,徐直軍回應稱,華為剛剛發布了決議,強調華為不造車。“大家比較關注5年這個時限,是因為我們發布文件的最長時限就是5年,年限到了后面還可以加。”

徐直軍表示,嚴禁華為品牌出現在任何汽車品牌前面。“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徐直軍還表示,最近華為有些部門個人或合作伙伴濫用華為的品牌,這件事正在查處中,華為經過30年塑造的品牌,不會被濫用。“我們嚴禁使用華為作為汽車品牌,我們也會對旗艦店、零售店的物料進行清理整頓,回歸到我們的戰略定位上來。”

3月31日,華為內部再發關于汽車業務決策的公告,該公告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再次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5年,并且對華為標志在汽車設計上的露出提出了嚴格要求,強調不能使用華為/HUAWEI出現在整車宣傳和外觀上。

3月31日夜間,華為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親自下達:問界門店將于4月1日開始拆除所有相關華為字樣的宣傳物料。4月1日早間,華為內部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透露:“這個我沒有看到具體通知,但門店是接到了相關通知。”

責編:葉舒筠

校對:李凌鋒

2023證券時報創投金鷹獎暨創業企業新苗獎評選正式啟動

↓↓↓

乘全面注冊制東風,證券時報官網全新升級

隆重上線“信披+”頻道↓↓↓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擊關鍵字可查看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中央政法委:“張繼科”刷屏,要查清三件事!被曝16歲涉賭,年收入曾達6000萬,比賽期間還去賭場丨6萬股東沸騰!兩家央企擬重組,2倍大牛股再迎利好 丨突發空襲,兩平民死亡!國際油價漲超6%,能源股飆升…特斯拉卻大跌6%,什么情況?丨剛剛,“中字頭”狂飆!1700億巨頭一度漲停!兩只新股漲超100%,造車新勢力卻跌了,發生了什么?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