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最新消息:八旬老太上山挖筍被蛇咬傷!天氣漸暖,急診科醫生重要提醒!

時間:2023-04-08 19:46:06    來源:義烏城市網

“食過春筍才知春之味”,春筍成為義烏人時下最愛的“一口鮮”,自己上山挖筍更是別有一番趣味。與此同時,隨著天氣轉暖,蟄伏了一整個冬天的蛇類也開始探頭探腦,活躍起來。近日,82歲的林奶奶(化名)就在上山挖筍時不慎遭遇了蛇咬傷。?


(資料圖)

上山挖筍被蛇咬傷

被咬時還戴著皮手套

林奶奶家住大陳,趁著天氣晴好,便獨自一人上山去挖筍,沒想到卻在茶葉叢中和毒蛇不期而遇。“一開始還沒什么感覺,以為是被蜜蜂咬到了,到了下午四點多鐘,左手就腫得厲害。”她回憶,自己上山挖筍時一直都戴著皮手套,也沒特別注意到底是被什么東西叮咬到。

發現左手腫脹后,林奶奶自行進行了加壓包扎,家人們也是一刻不敢耽誤,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往了中心醫院。

急診科醫師朱錦江為林奶奶進行了檢查,判斷是蛇咬傷,立即為其進行了傷口處理和抗蛇毒血清注射治療。“經過對比相關指標和相關癥狀后,基本考慮是蝮蛇咬傷,這也是義烏經常出沒的毒蛇之一。患者被蛇咬傷時戴著皮手套,阻擋了一定的毒液,自己也做了一定的應急處理,還是比較幸運的,沒有導致嚴重后果。”

抗蛇毒血清

是蛇咬傷的唯一特效藥

在義烏地區,經常出沒的毒蛇以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眼鏡蛇和銀環蛇為主,根據中心醫院歷年來接診的蛇咬傷患者數據,約90%被蝮蛇咬傷,10%左右被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銀環蛇等咬傷。

據統計,中心醫院每年都會接診250例以上的蛇咬傷病人,多集中在4月到10月,被咬傷的時段主要在下雨之前、下雨之后以及早晚蛇類出沒的高峰時段,大部分患者為在田間、魚塘等野外工作的人群或是在野外游玩的市民。

被毒蛇咬傷后,抗蛇毒血清是目前的唯一特效藥,而2小時內是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療的黃金時間,一般都能較好恢復。目前,義烏市中心醫院配備所有的抗蛇毒血清,能夠針對各種不同蛇毒特性對癥下藥,如被蛇咬傷,請第一時間撥打120或立即前往中心醫院就診。

天氣漸暖,蛇蟲活躍

外出需做好防護

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陳鐵江表示,天氣漸暖,蟄伏了一整個冬天的蛇蟲開始活躍,蛇經過冬眠,蛇毒濃縮,毒蛇咬傷后癥狀會比其他時間更重,咬傷后自行處理不當也很容易加重感染。

被蛇咬傷后,要記住以下幾點:

??盡量拍照記錄蛇的品種或攜帶蛇標本,盡可能提供毒蛇相關信息,如顏色、花紋、形狀等,方便醫生及時、迅速做出判斷,進行針對性治療。

??不要用嘴巴去吸毒液,毒素會由口腔黏膜吸收,反而傷及自救者和施救者。

??如果沒有正確處理蛇咬傷的經驗,不要自行放血甚至切割患處,也不要自行隨意結扎患處,第一時間送醫就診。注意送醫過程中不要奔跑,否則血液流動加快,會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擴散。

沒有拍照并且沒有蛇尸體時,簡單辨認方法:

?無毒蛇通常身體細長,被咬后,傷口處可以看到2到4排細小的牙印,且不會出現紅腫現象。

?有毒蛇身體較粗,蛇頭可能為三角形,傷口處牙印為2到4個,很深,會出現紅、腫、痛。

?無法分辨咬人的蛇是否有毒時,一律按有毒處理,及時就醫。

在此,陳鐵江也提醒,根據蛇類頻繁活動的時間段,建議廣大市民盡量避免在清晨、黃昏以及夜晚等時間段進行野外活動;另外,蛇喜歡棲息在陰涼環境,如樹林深處、草叢、水邊,疏松的土壤和亂石堆也是蛇類出沒較多的地方,盡量避免前往這些地方。如果確實要外出作業或游玩的,要做好相關的防范工作,例如穿上長袖長褲、靴子等;進入樹林、公園、山地時,可以用木棍或樹枝在草叢中進行驅趕;戶外遇到蛇,盡量不去挑逗、驚擾。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