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幾天,住在福田街道興隆社區的居民發現,小區里的兩座核酸采樣亭已悄然“變身”,不僅完成了內部改造,還貼上了“圖書漂流亭”“愛心驛站”的標識,成為社區街頭巷尾為民服務的溫暖站點。
昨日,記者來到興隆一區實地探訪,遠遠就看見“圖書漂流亭”門口有居民正在借圖書?!澳愫茫蚁虢枰槐緢D書,有沒有什么推薦?”“這本《大國崛起》挺不錯的,登記一下就可以借走啦?!迸d隆社區工作人員駱嬋拿起書進行登記后,遞給了這位居民。駱嬋告訴記者,“圖書漂流亭”設立后,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傍晚更是借書、還書的高峰時段,每天都能流動幾十本書。
社區居民在“圖書漂流亭”借書。
記者看到,這里的書籍種類多,涵蓋紅色讀本、兒童讀物、經典文學等,還有定期更新的報紙供大家閱覽,能滿足社區居民不同層次的需求。“將閑置的核酸采樣亭改造成圖書漂流亭,真的太好了,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暢享閱讀樂趣!空閑時我會經常來這里轉轉,在里面看一下書?!本用駝⒚飨颊f。
在興隆三區,閑置的核酸采樣亭被賦予“愛心驛站”的新身份,站內新增桌椅、應急醫療包、充電插座、愛心雨傘雨衣、一次性口罩等物品,同時設有民意征集簿收集民意。這里不僅為居民提供多種便利,還讓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群體有了遮風擋雨的“落腳點”。
核酸采樣亭是如何“變身”的呢?“我們社區共有兩處核酸采樣亭,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優化,春節后,我們就在考慮如何實現再利用。居民們紛紛獻計,提出設立圖書漂流亭、閑置物品交換站、休息驛站、微型消防站等諸多意見?!迸d隆社區黨委書記黃俊鋼介紹,結合“四大雙千”活動,我們在走訪中積極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最后決定將一處核酸采樣亭以“圖書漂流亭”的形式回歸大眾視野,通過打造“小而美”的文化空間,滿足群眾閱讀需求。另外,考慮到社區外來人口較多,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群體來往頻繁,從群眾需求出發,綜合考量后,將另一處核酸采樣亭改造成“愛心驛站”。
對于下步計劃,黃俊鋼表示,社區將充分利用“圖書漂流亭”這一重要載體,計劃開展“悅讀童年”、圖書交流會、老黨員講紅色故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把“指尖”瀏覽變為“紙間”閱讀,滿足居民安靜自習、閱讀的需求,豐富小區文化生活,共同建設和諧書香家園。同時,不斷豐富“愛心驛站”便民服務種類,推出更多便民利民的暖心服務,通過播放、張貼服務內容,將這里打造成“文明城市”宣傳服務陣地。
來源: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龔盈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