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蹲點盯+桶里查,避免垃圾被“放錯地方” 執法部門強化生活垃圾監管

時間:2023-04-22 07:51:36    來源:義烏城市網

一輛輛保潔運輸車經過道閘刷卡后駛入專用通道,將滿車的其他垃圾倒入料斗門,工作人員通過操作系統指揮巨型“機械手”抓起一把把垃圾,投入爐膛后焚燒發電……這是我市垃圾焚燒發電廠每日上演的一幕。

“每一條過磅數據都要進行核實比對,一旦發現異常數據要提高警惕,防止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工業垃圾等與生活垃圾混運。”執法隊員在看完車間作業現場后,對一旁的工作人員再三叮囑。

執法隊員蹲點指導企業。


(相關資料圖)

現場蹲點 避免出現“混倒”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據了解,每焚燒處理1噸垃圾可產生電能480度,相當于每5個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通過焚燒發電可滿足1個人的日常用電需求。位于赤岸鎮的義烏市垃圾焚燒發電廠是我市主要的垃圾終端處理企業,也是垃圾清運、處置的“最后一道防線”。為切實打擊垃圾混運行為,連日來,市執法局赤岸大隊通過開展夜間“蹲點”式執法,緊盯末端監管。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第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根據前期排摸情況,赤岸大隊因地制宜推行“全天候在線執法”,在重點時段特別是夜間及凌晨兩個運輸高峰,對每輛垃圾運輸車輛的裝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借助廠區的監控和過磅系統,對進廠車輛載重有無異常情況進行研判分析,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要求卸料檢查。

據了解,赤岸大隊已在垃圾焚燒發電廠持續“蹲點”近一個月,一般來說,執法隊員每天凌晨四點就要到崗。在崗期間,執法隊員每天都要檢查上百輛垃圾清運車。“現在每天進廠車輛約400車次,如果在焚燒過程中混入了建筑垃圾,會對焚燒爐等設備造成損壞,一旦出了問題,將會影響到全市的生活垃圾處置。”執法隊員直言,現場氣味很重,剛開始有點不適應,待久了也就習慣了。

以查促改 避免出現“混投”

除了緊盯末端外,執法部門在生活垃圾分類方面也是不遺余力,通過以查促改等舉措,強化企業和個人的垃圾分類意識。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規定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到對應的收集容器,不得隨意拋撒、傾倒、堆放或者焚燒。”近日,市執法局北苑大隊執法隊員在企業開展實地檢查時,面對面普及相關法規條例。

為提高宗地企業垃圾分類意識,扎實推進宗地企業垃圾分類規范化,連日來,北苑大隊聯合擁軍社區、街道城管辦,對考核檢查中垃圾分類成效較差的宗地企業開展專項抽查行動。從檢查情況看,幾家企業均存在垃圾不分類、混裝混投、垃圾房不整潔等情況。檢查人員當場指出相關違法行為,并責令相關責任人改正。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單位、個人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由生活垃圾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發現多個垃圾分類點均存在垃圾混裝混投現象后,執法隊員立即對該點位垃圾分類監督員進行教育,指導其現場立即整改,并立案查處。

垃圾分類關系千家萬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垃圾革命”,每個人都是主角,需要各個部門的齊抓共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作為垃圾分類的先行先試城市之一,義烏累計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6個、省級示范小區77個,連續4年實現垃圾負增長,連續4年獲評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優秀縣(市、區)。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